正文 第11章 野生動物的保護(1 / 3)

第一節我國的動物保護法

由於中國人有幾千年的“美食文化”,中國人喜歡玩賞珍禽異獸,對野生動物的威脅最大,已經導致了許多野生動物滅絕。為了製止這一行為,我國早就製定和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對野生動物實施保護措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二十條規定:在自然保護區、禁獵區和禁獵期內,禁止獵捕和其他妨礙野生動物生息繁衍的活動。

禁獵區和禁獵期以及禁止使用的獵捕工具和方法,由縣級以上政府或者其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禁止出售、收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因科學研究、馴養繁殖、展覽等特殊情況,需要出售、收購、利用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必須經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單位批準;需要出售、收購、利用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必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單位批準。

對盜獵野生動物者,將依照法律追究其刑事責任,對其進行刑事處罰。這在我國刑法中有明確規定。

《刑法》第一百一十六條規定:違反海關法規,進行走私,情節嚴重的,除按照海關法規沒收走私物品並且可以罰款外,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刑法》第一百一十八條規定:以走私、投機倒把為常業的走私、投機倒把數額巨大的或者走私、投機倒把集團的首要分子,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刑法》第一百三十條規定: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進行狩獵,破壞珍禽、珍獸或者其他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的,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第二節我國的動物保護機構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CWCA)於1983年12月在北京成立,是中國科協所屬全國性社會團體,常設辦事機構為秘書處,行政上受國家林業局領導。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是一個具有廣泛代表性的野生動物保護組織,截止到2005年底,全國已擁有省、地、市、縣級協會673個,擁有會員21萬多人。它是由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科研教育、馴養繁殖、自然保護區工作者和廣大野生動物愛好者組成的群眾團體,其宗旨是推動中國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的發展,為保護、拯救瀕危、珍稀動物作出貢獻。其主要任務是,組織會員貫徹國家保護野生動物的方針、法令,開展拯救和保護珍稀野生動物的宣傳教育,開展保護野生動物的科學研究、學術交流,提供經營管理野生動物資源的技術業務谘詢,籌募保護野生動物的資金,同各國自然保護組織和機構建立聯係,參與有關國際合作與交流。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設有科技、宣傳和基金管理委員會,以加強和協調野生動物宣傳、科技工作和資金的使用管理。此外,為了推動野生動物養殖和瀕危物種——鶴類的保護工作,還先後成立了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野生動物養殖委員會和鶴類保護專業委員會。

第三節保護野生動物的意義

現在國際社會上都在大力保護野生動物,那麼保護野生動物究竟有什麼重要意義呢?

首先,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由於環境的惡化,人類的亂捕濫獵,各種野生動物的生存正在麵臨著各種各樣的威脅。

近100年,物種滅絕的速度已超過了自然滅絕速度的100倍,現在每天都有100多種生物從地球上消失。我國也已經有10多種哺乳類動物滅絕,還有20多種珍稀動物麵臨滅絕。而它們的滅絕會導致許多可被用於製造新藥的分子從此消失,還會導致許多有助於農作物戰勝惡劣氣候的基因從此斷絕,甚至引起新的瘟疫,由此所造成的損失是我們永遠也無法挽回的。

再者,食用野生動物極易傳染疾病。野生動物與人類共患的疾病有100多種,如狂犬病、結核、鼠疫、甲肝等。它們的內髒、血液乃至肌肉中均含有各種病毒、寄生蟲,如B病毒、弓形蟲、絛蟲、旋毛蟲等,有些即使在零下15℃的低溫或100℃的高溫下也不能被殺死或清除。稍有不慎,人們就會得出血熱、鸚鵡熱、兔熱病、腦囊蟲、肺吸蟲、血吸蟲、腸道寄生蟲病等。例如我國主要猴類之一獼猴有10%~60%攜帶B病毒,而生吃猴腦者感染的可能性很大,一旦染上B病毒,人必死無疑。

再拿人們吃得最多的蛇來說,它的患病率很高,諸如癌症、肝炎、寄生蟲病等幾乎什麼病都有。同時,在廣東地區,由於對飲食力求新鮮,人們經常食用生食和半生食,這使得食源性的寄生蟲發病率逐年增加。據2010年的調查顯示,在廣東省這種寄生蟲病的感染率已達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