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喜團圓賈政感讖語;苦作樂保玉戲熙鳳(二)(2 / 2)

“璉二哥也說過這個燈謎?我還當是我想出來的呢!”不該啊!這個時候八德還沒出生吧?

“這是燈謎?嗬嗬,寶兄弟別唬我了。”

“真是的,不信你問問旁人有猜出來的沒有。”

聽小本理直氣壯,鳳姐眼角動動,她知道有人猜出來了。至少寶黛二人和湘雲絕對猜出來。這樣自己低頭想了下,可越想越覺得不對味兒。“那寶兄弟說說謎底是什麼?”

“我不說,蘭兒,你說說看,謎底什麼?”

賈蘭聽二叔問自己,忙從賈母身邊站起來,先施禮,然後道:“回二叔,可是端午節吃的粽子?”

賈蘭說完,賈母細品了品,又見寶玉點頭了,便笑著說道,“說對了就有賞!”邊說話,便抓些糖果給賈蘭,又回頭看眼鴛鴦,鴛鴦會意,取了兩個狀元及第小金錁子給了賈蘭。賈蘭忙又給賈母行禮。李紈見了心裏高興,看向寶玉的神情和煦許多。要知道,兒子若是入了賈母的眼,再好生教導,那自己的盼頭就來了。

鳳姐想了下,也覺得謎底對頭,可事情卻不對味兒。難道寶兄弟大了?想著看向同寶釵幾人說笑的寶玉。自己想多了,還是個孩子的,不然哪裏會是這般眼神兒了。這樣她又活躍起來。氣氛隨之也比賈政在時好上許多,賈母心情大好,許久才散。

隻是讓鳳姐沒想到的是,都散了的光景,他的寶兄弟卻湊到耳邊道:“姐姐的心,髒了哦!不可以把人想的都壞的。”說完,心情大好的小本,帶著香菱去了。氣的鳳姐自己跺腳。旁人卻是不解。

唉,自己總算是有個收獲了,來了紅樓一次,成功調戲了鳳姐。站在桌子前麵,小本還在偷笑,日子不多了,有樂就樂。不過正事兒也不能忘了。

看著香菱研磨,小本慢慢把今晚的事情捋了捋。然後寫到:

“元月裏,看老太太,父親,自己和湘雲妹妹說過的燈謎有感:樹倒猢猻散,書香門第完。武運傳家久,無木亦可歡!”賈母的樹倒猢猻散就不說了。賈政的是個硯台,想來是想著讀書仕途了,可賈家自從賈敬修道後,哪裏還有這個料子了?賈敬這個進士修道,書香門第的路子就已經完了。巧合的是自己也出了個硯台謎語,那就同賈政的反過來,不是文,便是武了。至於湘雲的猴子,也算是寶玉最後的歸屬了。簡單說,無論富貴,貧窮,饑餓等等,寶釵,黛玉,湘雲三人中,或許隻有湘雲才能伴著寶玉走下去吧。這是湘雲的性格決定的。

寫完一條,再寫下一條。“見姐妹燈謎有感:為防一哄而散(爆竹),便要細心盤算(算盤),該剪的剪,該斷的斷(風箏),行善自有光明伴(海燈),時過境遷(原本寶玉的鏡子),有香心不亂(更香)!今別明年見(竹夫人)。”這個是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寶玉,寶釵和黛玉的謎底組成的。按理說,這應該是一脈生機的。否則為何不善作詩的迎春,卻寫出了最好的燈謎詩?而且她的這個燈謎還不是她的讖語。所以這之能是脈脈生機中的一條。

不靠元春,精打細算,剪除謀私下人,斷開一些有害的族親(賈芹等),多買些名堂。到了那時,有這些基礎的世家,隻要不是朝代更替,天子極度昏庸的話,抄家都是不可能的。古人重名聲的!

寫好後封存,交給香菱保管。至於如何處理這些東西,小本早就交代過香菱了。自己實在不行了,焦大送走香菱,等香菱到家,就會把自己留下的東西交給焦大帶回來。這樣一來,香菱的命運就算改變了。而焦大帶回來的東西,賈家人一定會重視的。因為是香菱給的,至於原因,後麵就要說了。總之,要用命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