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王月見生在了龍國西南,進了深冬也不顯得刺骨,到了杏花開的時候,也不覺得天寒了,是不是心情低落誇大了煙雨的冷寂呢?少時的月見哪裏有那麼多的挫折,並不見得十分淒冷。“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麵不寒楊柳風”,王月見是喜歡這句詩的,而且覺得這句話寫自己,真是分外傳神,因為這句詩不是自己寫的,竟然耿耿於懷,豔羨不已。
王月見小屋後麵也就長了一棵杏樹,要是真的長直了,應該還有些高度,但是它生就被壓彎了腰,虯勁的枝條直接往月見的房頂伸去,宛若遊龍,還是條臥龍。王月見對梅花十分模糊,但覺得這杏樹,像極了梅樹。樹幹不算瘦骨,依舊嶙峋。可以見到樹幹上一條條的道,就像皺紋一樣,所以不管是大的杏樹,還是小的杏苗,總是透出一股歲月的滄桑感,故此,王月見不知道自家的杏樹有多高的歲月,但是分明感到他過了好幾百年,經曆了好多個朝代,在月見的心裏,那棵杏樹是一個老者的形象繼續存在下去。杏花開,杏兒熟的時候,老是會碰上小雨和大風的時候,所以,杏樹的枝幹總是和濕漉漉聯係在一起,會讓人感覺到它十分油膩,很有營養,就像汙泥一樣。但是,又會感覺到它像枯枝,好像雨一停,水一幹,就會馬上渴死,會感覺到“悠悠蒼天,何薄於我”,會感覺到它已是暮年,沒有了多少生機,會想到苟延殘喘。杏樹不僅是枝幹,長的小花也和梅花頗有幾分相似,隻是梅花淺紅,淺的好像要失去了自己的顏色,好像是流失之後的顏色,而杏花雪白,白的幹淨徹底,白的耀眼。當一夜春風,第二天早晨月見把脖子縮進春秋長袖中,第二天再看那杏花時,隻見得它們與潮濕的泥土滾在了一起,月見以為,要是自家的院子是石板鋪成的,杏花躺在上麵,應該會有幾分欣賞的興致。但是當杏花落盡,長滿了有點兒像桃兒心的杏葉時候,就會讓人覺得春天的繁盛,或者更應該說是夏天的生機勃勃,因為春花夏葉秋果,繁茂的葉子總是和夏季關聯在了一起,但是杏葉這玩意兒,確實趕在了夏天長滿了。密密麻麻的一樹,隻有這個時候,才覺得它是青年。杏樹不高,躺著又好爬,月見有把自己隱藏在葉間,竟然沒被路過的人注意到。
青杏酸,酸的掉牙,酸的牙齒直打顫。除非杏兒快熟了,月見也不敢輕易把青杏放進嘴裏嚐,而且即便是果肉快要變軟的杏兒,也酸的要命,單純的酸,而不是酸甜。好像隻有出奇的酸,才能顯示杏兒出奇的年少,但是年幼隻歸給杏兒,跟杏樹是沒有什麼關係的。
真正到了差不多農曆四月上旬左右,杏兒就開始成熟了,終究是杏要傷人,所以,特軟的,熟得太徹底的杏兒隻能忍痛拋給夏季的綠色,讓人上癮的杏兒,是那種黃的深厚,黃的濃鬱,黃的要接近橙色那種,如果再能夠有像女兒口紅般的紅,那真是人間極品,仙界壓根就沒有。味道甜美的杏兒,放在手中,輕輕用力就能掰開成兩半,而且果肉歸果肉,杏核歸杏核,兩不相沾扯。至於熟過了頭的杏子,一撥開就成了一堆橙紅色的爛泥,成分卻是三種,杏核,果肉,和外麵那層薄皮,但是皮上也多少帶些果肉,拖泥帶水,婆婆媽媽,一點也不幹脆利落。杏兒的味道,當屬最為靠近果核的那個部位最軟,最佳。這杏兒就好比一顆心髒,靠近果核的那部分就是心房,就是心室,就是心髒的中心,就是味蕾的刺激物,上齒和下齒交合,那是大自然和諧的音律,那個時候,月見覺得自己就是蟠桃宴上的上仙,就是靈山隱藏的高人。會想起大唐盛世,會想起繁華的臨安,會浮現出清明上河圖。嚐杏兒的日子是津津有味的,但是得到杏兒卻要費上一番不小的功夫。王月見的杏樹不高,但是卻是向自家的房子上延伸過去,還繼續了好一段距離,所以,真正杏兒集中生長的地方,要麼在極細的樹尖,那自然是不好攀摘的,要麼就是一截枝幹,直往房頂長去,饒是月見膽大,也不敢爬過去,那長杏兒的地方枝條看起來一點也不結實。月見也想過要把杏兒一個個搖下來,但是一個個可念的杏兒要被摔爛了不說,許多杏兒都落在了瓦間,不好把它弄下來,而且,藏在瓦間的杏兒,竟然難尋蹤影。更加可怕的是,杏樹也實在夠大,夠有骨氣,月見使盡了全身的力氣,它卻隻是相機地動了幾下,哪裏有幾顆掉下來。但是,這杏樹也有勁敵,那就是一夜呼嘯的風雨。要是經曆了一夜風雨的暴躁,二天早晨總能夠見到滿處的杏子,地上,房簷上,摔得太爛的直接棄掉,足夠堅強的隻需撿了,用清水洗上一兩遍,就能夠嚐到無盡的美味。總是等到風雨來,實在是懈怠,還以為人不思進取,而且,風雨未來之前,鳥要搶食了一些,杏兒自己要熟爛一些,所剩已經不多了。稍微長大的月見,就知道想辦法了,他會借用竹竿,就是晾衣服的竹竿,竹竿是一節一節的,隻要把竹竿最上麵一節的結頭砍去,就能夠留下一節空心,就好比用來裝酒的竹筒,用來裝竹筒飯的竹筒。然後,用去結頭的竹竿,讓杏兒進去了竹筒,隻需輕輕的旋轉幾下,就能夠借力讓杏兒掉了進去,一筒可以裝五六個杏兒。後來,月見也把竹筒用去對付梨子,柑橘,核桃。但是太遠太高的地方,竹竿也夠不著,隻能看誰膽子更肥,敢挑戰極限,最後,掃完了四周的杏兒,就是向極限處的幸運兒發起襲擊,每上一次樹,月見就敢往前麵爬一點,不僅是因為探明了虛實,獲得了經驗,還因為杏兒摘一次少幾個,而饞蟲卻是依舊撕咬著心。最後一個杏兒被吃掉,月見會有一種破關成功的成就感,還有一種無再可吃的失落感,等明年吧,明年”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時候,小而且白的,和梅花形似的杏花,又會如期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