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黃庭經(1 / 2)

先天靈氣不到太乙金仙,便無法自主吸收煉化,但青蓮與孫悟空明顯不再此列,即使不修煉,先天靈氣也會自主流入兩人的體內,滋養兩人的道體。

翌日清晨,青蓮盤坐在自身的靈室打坐,此時他並沒有修煉,在修為達到天仙之後,他的修為境界便停滯不前了,用通俗的話來說,便是遇到瓶頸了。他之前曾急切想要突破,因為他有太多的事情要去麵對,這其中有五行世界的種種,也有他對大禹的承諾。

想到對大禹的承諾,他不免便想到了大禹執念消散時的場景,他在大笑,有欣慰,也有淒涼,最終都化作一聲長歎:隻恨我實力不足。

到了最後,他沒有怨恨任何人,沒有怨恨盤古在開天辟地時為什麼不徹底解決無生劍這個隱患,沒有怨恨後土身化六道輪回而引出了無生劍……

大禹需要強大的實力去麵對一切,青蓮同樣如此,如今,隨著先天靈氣自主的流入他的體內,與他的法力結合,他的修為雖然沒有突破,但他的實力,卻每時每刻都在進步著。

生靈修行是為了什麼,這一夜,青蓮都在想著這個問題,有很多種答案,但最為符合的,無疑還是長生與力量,這是最本質與不變的答案,是隨著生靈修為提升,道自然而然賦予的。

然而,修為到了仙境,成了仙人,理論上便可以長生了,剩下的力量便成為了永恒的追求。仙魔神佛妖,總會是死的,這是青蓮昨日的感歎,就算真的成為了仙。長生依舊是虛妄。

自然。有生靈成仙之後,認為自己已經得到長生了,自然不必在去求長生,類似於他昨日遇到的姬道,便是此類想法,實際上漫天仙佛有幾個不是如此想。

當長生都成為虛妄時,未有自身實力成了一切的根本,畢竟,有了實力,便有了一切,包括長生,

這就好比一個行者,他最先產生遠行的念頭便是長生,他最終想要到達的目的地,依然是長生,而力量,就好比這遠行中的風景。遠行者並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而沿途的風景,除了緩解他遠走的疲勞外,更讓他流連,自然而然的,當他行走到一定距離時,便認為自己已經到目的地了,然後,目的地不再是他的目標,沿途的風景才是主題。

這個比喻雖然有些抽象,但事實便是如此。

修道便是這樣的一場遠行,青蓮也是這樣一個遠行者,他還遠沒有到達目的地,自然也不可避免的會遇到沿途的風景,他沒有選擇去逃避,這與他所修的順心意不符,他選擇的是,泰然受之。

修道從來都不是一場普通的遠行,對於任何生靈來說都是如此,風景,自然也有風景存在的道理,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非常之事,還需非常之人。

青蓮似乎明悟了什麼,在他的靈台深處,有一株菩提虛影緩緩消散,那是“菩提”二字的法意所化,無邊光明智慧的感覺也慢慢消退,無邊黑暗來襲,仿若要將他拉入深淵,青蓮怡然不懼,靈台之中從新浮現出一抹光亮,宛若螢火,卻不懼黑暗侵蝕,在無邊黑暗中宛若一盞明燈,讓他靈台不昧。

“青蓮師兄,青蓮師兄……”

青蓮沒有繼續打坐多久,靈室外便傳來孫悟空的呼喚聲,聲音之大,恐怕半裏之外都能聽清,從聲音中可以聽出,此時的孫悟空,很是興奮。

再次見到孫悟空,他與昨日已經有所不同,全身上下靈氣逼人。這卻是他不懂得修煉的緣故,先天靈氣進入他的體內,他也無法收斂。此時,他穿著一身道袍,也不知道是不是習慣的緣故,他走起路來,不似人類這般慢條斯理,而是大步流星,興奮起來還會不是跳上一兩步。

於是,整潔的道袍,穿在他的身上,不到一個時辰,便變得褶皺不堪,如果不是道袍自帶避塵與法寶的效果,想必他身上的道袍不光是看上去舊了,而且恐怕已經被他撤成一塊塊碎布了。

對於稱呼青蓮為師兄,孫悟空最初還有些不習慣的,不過叫上兩次,便慢慢的自然了起來。

“這裏真是舒服,比俺老孫的花果山還要好。”也不敲門,孫悟空便直接闖了進來,青蓮搖搖頭,知道是無法繼續打坐下去了,便站了起來。

“你來找我有什麼事?”青蓮知道,孫悟空來找自己,必然是有事的,否則,他不會來這麼早。

“師父昨日不是吩咐我修煉《黃庭經》嗎?今天清晨靈蛇童子帶來一本書,俺老孫翻著看了看,有些不懂,便來請教青蓮師兄了。”說著,他從懷中拿出一本古樸的書籍,還象征性的在青蓮麵前翻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