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你們兩個不想活了,能不能幹點靠譜的事?”
氣惱的金不換把針包丟在了一邊,研究起虎骨來,這虎骨看來年頭應該是塊幾十年的老骨頭,骨頭都泛黃了,不過看樣子保存的還不錯,營養流失應該不會太多就是了。
隻要營養沒有流失太多,拿它來做藥引還是可以的,至少對於男人而言,是個好東西。
研究完虎骨,金不換的目光又落在了針包上麵了,看著針包,就有氣,可是放棄又不甘心,畢竟針包既然形成了念力,那麼這針包以前應該是一位醫術高明的人在使用,而且對於靈醫應該有著高深的研究,否則的話針包不可能會殘存念力。
拿著針包,翻來覆去的又研究了一個多小時,金不換使終沒有找到這針包有什麼特別之處,漸漸的金不換有些煩燥了起來,原本就是衝著針包去的,雖然金針鑒算是撿了個漏,可針包卻是毫無作用。
煩燥的金不換用力的扯著針包,誰知道食指不偏不巧的紮在了銀針上麵,這是偷雞不成反蝕了把米,這一下徹底的把金不換給惹惱了,一不做,二不休,抓著針包就是一頓的蠻力撕扯。
針包或許因為年代久遠,縫線有些朽了,順著生存刀切出來的開口,一下子就被撕了開來,變成了兩片羊皮。
金不換也冷靜了一些,把存針的一半趕緊的給收拾起來,這一套針雖然不是什麼名針,但也是有曆史的針,雖然不知道多久的曆史,不過保存的這麼好,應該也是一套不可多得的精品,要是掉了幾根那就太可惜了。
收拾好銀針這一半,金不換隨手將另一半給抓了起來,心想明天回華南了,找個修包的師父給重新補一下。
拿著兩片羊皮準備拚好收起來,突然金不換愣住了,目光緊緊的盯著那一邊蓋皮內側,上麵密密麻麻的黑色文字,讓得金不換雙眼都眯成縫,這麼多字?這一次真的是撿到寶了,雖然看不清這些字寫的是什麼內容,但有內容說明這東西就不簡單。
金不換興奮的拿著羊皮,仔細的端詳了半天,向著燈光,終於在右側看清四個米粒小的字,《九虛針經。》
“這是黃帝內經中的針經,靈樞九虛?”
金不換激動的雙手都顫抖了起來,那種興奮使得金不換的大腦都出現了空白,黃帝內經,分為靈樞卷,素問卷,兩卷屬姐妹篇,內容相似相通,相輔相成,詳細的論證髒腑,病理,病機,最重要的是細述了經絡穴位,而靈樞就是針具針刺手法,靈樞卷傳世本來就不多,各種針技刺法都是後人根據靈樞與素問摸索出來的,也就是說黃帝內經當中的最重要的精華《九虛針經》早就失傳了。
金不換沒有想到,這針包裏竟然是九虛針經,九虛針經一向隻是傳說,隻有古典中有記載,卻從來沒有聽聞誰會,所以大家猜測有兩種,一種是先秦焚書坑儒時,九虛針經就被燒了,所以失傳,別一種是在大周時期黃帝創出九虛針經,根本就沒有傳下來,然而不論是哪一種,都說明九虛針經早就失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