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衣類
【地衣門】植物界的一門,是真菌和藻類共生的植物。組成地衣的真菌多數是子囊菌,少數是擔子菌;藻類常是藍藻和單細胞綠藻。藻類製造有機物,而真菌則吸取水分並包被藻體,兩者以互利的方式相結合。地衣具一定的形態、結構,產生一類特殊的化學物質(如多種地衣酸),並有一定的生態習性,都是藻、菌原來所沒有的,故可認為是一個獨立的類群。地衣能生活在各種環境中,特別能耐幹、寒,在裸岩懸壁、樹幹、土壤以及極地苔原和高山寒漠都有分布,是植物界拓荒的先鋒。本門約有一萬八千餘種,根據外部生長狀態,可分殼狀地衣、葉狀地衣、枝狀地衣和膠質地衣四大類。地衣除對自然環境有重要的影響外,少數可供食用,並為高山和極地獸類的食料;多種地衣可提製染料、香料、試劑和抗菌類。
【扁技衣】俗稱“樹花”。地衣門,鬆蘿科。植物體通常有扁平的分枝,藍綠色或黃綠色,表麵常有皺曲。子囊盤生於分枝側麵或近枝端。通常含有鬆菌酸,具有抗菌作用。如櫟扁枝衣、粉屑扁枝衣和扁枝衣,後者我國東北及西南高山有分布。均是提製香精油保香劑的原料。
【地茶】地衣門,鬆蘿科。植物體單一,白色或灰白色,直立或略彎曲,管狀,中空。常生長於高山土麵或蘚叢中。通常供作飲料,產於四川西部及雲南高山地區的稱為“雪茶”,產於太白山區的稱為“太白茶”。
【鬆蘿】地衣門,鬆蘿科。植物體呈樹枝狀,直立或懸垂,長的可達1米以上,灰白或灰綠色。藻體分布在枝條形菌體的周邊;子實體盤狀,生於分枝的末端。常大批懸垂高山針葉林枝幹間,少數生於石上。我國南北各地常見的有鬆蘿和破莖鬆蘿。鬆蘿可提取鬆蘿酸等抗菌素;又可用作祛痰劑和治潰瘍炎腫、頭瘡、寒熱等症。
【石蕊】地衣門,石蕊科。營養體呈葉狀或鱗片狀,通常灰白色或灰綠色;子實體的柄呈樹枝狀或漏鬥狀。常大片叢生在高山寒地,特別是極地、幹燥苔原、高山荒漠。常見的有:石蕊,亦稱“馴鹿苔”,是馴鹿的冬季主要食料;雀兒石蕊,子實體柄分枝稠密,全體呈花球形;喇叭石蕊,子實體柄呈喇叭狀;千層石蕊,子實體柄有多層鱗片和杯狀體;我國西部高山及北部針葉林林地均有大片生長。多數石蕊可提製試劑或製酒,又為寒地動物的冬季食料。石蕊在我國一向用為草藥,治眼疾和解熱化痰。多種石蕊可提取鬆蘿酸等抗菌素。
【石耳】地衣門,石耳科。植物體呈葉狀,通常背麵灰白色或灰綠色,腹麵黑褐色或黃褐色,革質易脆折,腹麵中央有臍狀突出物,借此著生在基質上。多見於山地的懸崖石壁上。我國最常見的是石耳和雀石耳。多種石耳可供食用和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