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方正主持來,城南鎮的居民一定會有很多的話題用來在茶餘飯後閑談。
這個老和尚今年已經是八十四歲的高齡了,每天還過得像個孩子一樣,事事隨心而為,倒是瀟灑的很。
平日裏守著他那個一百來平的小廟,看看菩薩,敲敲木魚,念念經。
不過由於香火實在是太少的緣故,他被迫開始了化緣的生涯。
每隔三天他就會準時的出現在山南鎮的坊市裏,對著商鋪的老板尷尬的笑了笑,摸了摸光頭,然後又一本正經的道了聲:“阿彌陀佛!”
然後不用他再多說一句話,那些老板都是搖頭笑了笑之後,從鋪子裏麵拿出早就準備好的蔬菜水果之類的。
不過方正在每家店鋪內隻拿一點,絕不多拿,這世道,誰都不易。
不過這一切,在老和尚方正七十九歲的時候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坊市裏再也看不見老和尚方正化緣的影子了,也再也沒有聽見過那聲早已耳熟能詳的:“阿彌陀佛!”
有的人說方正太老了,估計是已經駕鶴西去了,還有的人說方正其實是已經功德圓滿,成了佛啦!
反正那一段時間關於方正的傳言很多,各種版本都有,更有甚者,說方正遇到了他年輕時的紅顏知己,毅然決然的還俗去了......
不過很快流言就平息了,人們漸漸的也就忘了那個喜歡摸著光頭笑著化緣的老和尚了,就當他是死了吧!
不過就在今年,今月的今天,人們有驚訝的發現了老和尚方正的身影。
他還是那個樣子,不過臉上的皺紋更多了,手也比以前抖的厲害,依然是那身僧袍,不過又多了不少補丁。
方正出現的地方叫做山南書院,說是書院更不如說是私塾,來這裏的一般都是半大的小子,屬於啟蒙教育。
“方正法師,您來啦!可是有好久都沒見到您咯!”
“阿彌陀佛!李院長,貧僧今日來是想問一問在書院上學要多少錢?”
“那個......法師,不會是您要......”
“阿彌陀佛!李施主說笑了,不是貧僧要來上學,是貧僧的徒弟。”方正用蒼老的如同枯樹枝般的手指敲了敲身旁的一個小光頭道:“靈山,還不見過李院長。”
“啊....哦...阿彌陀佛!李院長,在下靈山。”
一道稚嫩的童聲響了起來,使得李院長的視線轉移到了方正法師的身旁。
嗯,一個粉雕玉琢般的小光頭,剛剛有方正的膝蓋高,兩顆水靈靈的眼睛透出一股機靈勁兒。
李院長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個穿著迷你版僧袍,雙手合十衝著自己打招呼的小和尚。
這個小家夥嬰兒肥的小臉,粉嘟嘟的小嘴巴,一雙眸子黑的發亮,簡直是秒殺各種生物的存在啊!
“方正法師,來書院上學的學費一年需要兩百錢,我自己做個主,一百五十錢吧!您看如何?”
其實這打折對於李院長來說根本不算什麼損失,因為山南書院從性質上來說說公私合營。
兩百錢的學費裏,一百五十錢是給學生準備學習用品和器材的錢,那五十錢是給先生的工資,而且每收一個學生,鎮裏還會補助五十錢。
“那貧僧就多謝李院長了。”方正的臉都笑成一朵燦爛的老菊花了。
雖然他是住持,那也是個沒有收入的住持啊!
還沒等他提醒,一旁的小靈山就開口道:“謝謝李院長!”
小靈山的眼睛都笑得眯成一條縫了,彎彎的,像是月牙一樣。
靈山沒有下過山,不知道一百五十錢是多少,反正他隻知道小氣鬼師傅高興了,他就高興了。
給靈山交了入學的錢之後,老方正就帶著靈山拜別了李院長,一路晃晃悠悠的走回了南山。
南山在山南鎮的北麵,山南鎮就是因此而得名,在南山的南麵,所以就叫山南鎮了。
南山說是山,其實也不算山,山高隻有兩百多米,說是山還不如說是一座小土丘。
在半山腰,一處平坦的地麵上,立著一座小小的建築,坐北朝南,三個破舊的紅門立在建築前。
可以看出來,這個門已經在這裏立了很多年了,門上的紅色早就褪去了大半,門栓也生滿了鐵鏽。
本來老方正是準備按照傳統,修三個廟門的,這樣的話可能會招攬到更多的香客吧。
不過他的期望好像泡湯了,這些年來上香的除了山南鎮的幾個佛教的狂熱信徒,就是那些看他可憐,來上香幫助他的施主。
每每想到這裏,老方正那雙已經有些渾濁的眼裏都會流下幾滴悔恨的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