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節電解質平衡藥(2 / 3)

【別名】

果糖酸鈣

【作用與用途】

參見氯化鈣

【用法】

靜注1次1.0g,加葡萄糖液稀釋後,緩慢靜注。

【副作用及注意事項】

參見氯化鈣。

乳酸鈣

乳酸鈣

【拉丁名】

CalciumLactate

【作用和用途】

參見氯化鈣。

【用法】

口服成人1次1~4g,小兒0.3~0.6g,1日2~3次。

【副作用及注意事項】

參見氯化鈣。

甘油磷酸鈣

甘油磷酸鈣

【拉丁名】

CalciumGlycerophosphate

【用法】

口服0.2~0.6g/次,每日3次。

其餘參見氯化鈣。

聚磺苯乙烯

聚磺苯乙烯

【拉丁名】

PolystyreneSulfonate

【別名】

降鉀樹脂

【作用和用途】

本品是一種藥用的鈉式離子交換樹脂,可通過腸道內的離子交換,而達到降低血鉀的目的。

本品可用於急慢性腎功衰竭引起的高鉀血症。

【用法】

口服成人每次15~30g,每日1~2次。小兒每天1g/kg。

直腸給藥每次30g,每天1~2次,用水或20%甘露醇100~200ml混勻作高位保留灌腸。

【副作用及注意事項】

治療期間應注意測定血鉀濃度,以免造成血鉀過低。

有嚴重高血壓、心力衰竭者慎用。

碳酸氫鈉

碳酸氫鈉(小蘇打)

【作用與用途】

本藥主要作用是中和胃酸、作用快、時間短、抗酸能力較弱,用於防治酸中毒,堿化尿液,軟化耵聹。

【用法】

成人口服0.5-1.5g/次,一日3次,靜滴用以糾正酸血症(成人5%100-200ml;兒童5ml/kg)。滴耳液一天1-2次。

【副作用】

口服後易產生二氧化碳,引起腹脹、噯氣。過量可致堿中毒。

【禁忌】

嚴重胃潰瘍患者忌用;忌與酸性藥物配伍。

【相互作用】

與四環素配伍可影響其吸收使療效下降。

乳酸鈉

乳酸鈉

【拉丁名】

SodiumLactate

【作用和用途】

乳酸鈉在體內可轉化形成HCO3,而發揮糾正酸血症的作用。

其作用不及碳酸氫鈉迅速,但在高鉀血症或普魯卡因胺等引起的心律失常伴有酸血症時,用本品較適宜。

【用法】

靜滴每次11.2%液5~8ml/kg,以5%-10%葡萄糖液5倍量稀釋後靜滴。

【副作用及注意事項】

應用過量時,可致代謝性堿中毒。

對伴有休克、缺氧、肝功不全、右心衰竭,特別是有乳酸性酶血症時,不宜用本品。

氨丁三醇

氨丁三醇

【拉丁名】

Trometamol

【別名】

三羥甲基氨基甲烷,緩血酸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