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藏品的搜集工作
文物的收購
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曆史的文明古國,在長達數千年發展的進程中,留下了極其珍貴而且十分豐富的文化遺產。中國人民有著收藏古代文化遺產的傳統。在中國的曆史上,有眾多著名的收藏家,他們熱愛文物重於自己的生命。特別是近百年來,一些帝國主義者利用他們在中國的特權,對中國曆代的珍貴文物進行野蠻的盜竊與劫掠。為了保護中國的珍貴文化遺產免遭厄運,有的收藏家被捕坐牢,還有的甚至犧牲了生命。新中國建立以後,廣大文物珍藏者,出自他們的愛國之心,把自己或者幾代人保存下來的文物,主動出售(或者捐贈)給各博物館,使其成為中國人民的共同財富,在博物館陳列展覽,供人們欣賞。
博物館的文物收購工作,主要是通過文物商店和博物館自身進行收購。文物商店向博物館提供文物,是博物館藏品重要來源之一。博物館自身的收購,通常采取走出去和坐等上門兩種方法。走出去即收購人員主動到文物收藏者家進行收購;坐等上門即文物持有者,將文物送到博物館要求出售,博物館則根據文物的曆史、科學、藝術價值,來決定是否符合該館的收藏標準,符合標準的給予合理作價加以收購,不符合館藏標準的,要向文物持有者說明不予收購的原因,使文物持有者滿意而去。總之,不論是坐等上門還是走出去,文物收購人員均以積極認真負責的態度,最大限度地將各類有價值的文物,通過收購這一途徑,收購到博物館中來,使其成為博物館的藏品。
新中國建立後,各地博物館為了不斷豐富自己的藏品,普遍開展了文物收藏工作,並且取得了可喜的豐碩成果。下麵以博物館為單位,作一簡要介紹:
(一)故宮博物院
自新中國成立到八十年代末,累計收購各類文物達15萬餘件,而一級藏品就是有1500件左右,其中一級甲達200餘件,例如:
1.紙絹畫
有宋代王詵漁村小雪圖卷,馬和之鹿鳴之什圖卷,夏雪堂客話單頁和鬆溪泛月單頁,梁楷柳溪臥笛單頁和柳寒鴉單頁,法常水墨寫生圖卷;元代錢選八仙圖卷,李墨竹新篁圖軸,趙孟水村圖卷和幽篁戴勝圖卷,王振鵬伯牙鼓琴圖卷,謝庭芝竹石軸;明代王履華山圖冊,林良灌木集禽圖卷,吳偉漁樂圖軸,沈周臨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卷,唐寅毅庵圖卷和墨梅圖軸,文徵明綠蔭長話圖軸,仇英職貢圖卷和臨蕭照中興瑞應圖卷,徐渭水墨葡萄圖軸和墨花九段卷,董其昌山水冊,蘭瑛白雲紅樹圖軸;清代髠殘層岩疊壑圖軸,查士標空山結屋圖軸,惲壽平靈岩山圖卷,華墨筆蘭竹卷等。
2.紙絹書
有唐代國銓善見律卷,顏真卿竹山堂連句冊;宋代歐陽修灼艾帖卷,米芾蘭亭敘題跋卷,趙孟堅自書詩卷;元代趙孟張總管墓誌銘卷,鮮於樞老聃道德經卷;明代宋克急就章卷,宋廣風入鬆詩軸,解縉自書詩卷,張弼行草詩卷,陳獻章大頭蝦說軸等。
3.青銅器
有商代三羊尊,四祀其卣,六祀其卣,亞盤;周代格伯,從,士父鍾,天尹鍾,虎飾鍾;戰國時期嵌銀菱紋燈,嵌金銀絲虎子,嵌金銀戈頂等。
4.瓷器
有唐代黑釉蘭彩腰鼓,灰蘭釉褐斑大罐;宋代鈞窯碗,耀州窯刻花纏枝花瓶;元代釉裏紅鬆竹梅玉壺春瓶,青花鴛鴦蓮花盤;明代成化青花折枝花果盤;清代康熙青花山水人物鳳尾樽,五彩雉雞牡丹尊,雍正粉彩花卉盤口瓶,乾隆黃地琺琅彩開光嬰紋瓶等。
5.璽印。
有戰國的“薈信”青玉,“善何”青玉,“祭睢”琉璃,鳳紋鼻鈕玉;漢代“淳於蒲蘇”玉印,“王武”玉印,“新成甲”銅印,“誌”玉印,“貴仆”玉印,“更始”白琉璃印,“焦育”骨印,“薄戎奴”黃玉印等。
6.拓本
有漢代郭香察宋拓華陰本西嶽華山廟碑冊;晉代王羲之宋拓薛刻蘭亭敘帖卷;唐代歐陽通宋拓道因法師碑冊,懷仁集王羲之宋拓聖教序碑冊;宋代蔡京等宋拓榷場本大觀帖冊。
7.織繡
有明代緙絲趙昌花卉圖卷,顧繡羅漢朝觀音圖軸;清代康熙香色地龜背如意錦等。
8.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