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2月12日,愛新覺羅.溥儀退位,清朝統治結束,這個統治了中國三百年的封建王朝瓦崩土解。

1967年10月17日,末代皇帝溥儀因腎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葬於清西陵內的崇陵(光緒陵)。

1967年10月18日那晚,京城安靜的可怕,就連胡同內的狗叫聲都消失的無影無蹤,更不要提大街上的行人車輛。整個天空更是應了這個景,月亮躲在大片烏雲後,透漏出幽幽的暗色月光,寥寥無幾的星星閃閃的忽明忽暗。

隻聽從那紫禁城城樓上,依稀有個男子昂首向東,嘴裏幽幽的吟唱:“蒼天兮,多薄情,命喪歸九泉也!奔走兮,心也碎,親人何處尋!痛哭兮,悲難停,孤魂怎安息!高崗高崗怎難上,彼彼親魂正回望!喚兮喚兮心已蕩,咽咽難平百熱涼。淚兮淚兮何所依,招魂不至心已傷。呼兮呼兮和所至,天人永隔天地長。悲兮悲兮何所思,彼彼親魂正回望,莫回望耶莫回望,子兮子兮笑淚嗆……”

四合院裏有位老大爺正和五歲的孫子坐在院中,突然聽到這不遠不近從皇城內傳出的聲音,立馬二話不說直接捂住孫子的耳朵,隨後抱著孫子往屋裏跑。

邊跑邊對懷裏的孫子道:“不能聽不要看!”

“為什麼啊爺爺?他唱的好聽啊!”

那老大爺進了屋,喘著粗氣:“我的小祖宗呦,那是引魂歌,給大清皇帝唱的喲!”

更為詭異的不止是這個,那一晚居住在紫禁城附近的居民聽到這個吟唱的歌聲不足為奇,可第二天幾乎是整個京城的人都在討論昨晚那幽幽斷腸且有調的引魂歌,當人們得知那是從午門城樓上傳出的聲音後,偌大的京城頓時炸開了鍋,各種各樣的猜測,每個人心裏麵都知道,昨晚可是末代皇帝去世的日子。

在大的風波輿論,出現在京城內,不出一天的時間,都會被皇城的威嚴下消失的無影無蹤,就像從未發生過一般。

可唯獨一人,那個從湘貴深山野林中走出的男子,那個深夜爬上午門城樓吟唱的男子,對於他而言,這才隻是個開始。

傳說,大清鞏固根基後,為了確保大清王朝的統治能夠千秋萬代,從全國各地召集了無數的奇人異士,在某地方發現了一條龍脈,據說隻要保護好這條龍脈,就能夠永保大清不倒。

因為這個事情,清帝還秘密的選取了幾大古老且有實力的異術家族,但最終隻留下了一個滿頭白發的年輕人,從那往後的三百年時間裏,守護大清龍脈的重要任務就交給了他的家族。

三百多年的時間,每隔五十年都會從湘貴深山裏走出一個滿頭白發男子,交換上一任的守護者,一直延續到大清朝最後一位帝王去世,如今男子不在為大清朝守護那龍脈,而是為了整個京城守護那條陰脈。

關於大清龍脈一事,是諸多大師共同尋找出的地方,地址就位於距離京城不遠的東陵地段,也恰恰是因為龍脈的存在,大清帝王才選擇把皇陵選擇在了那裏。

其實不然,在那處風水寶地的地深之處,是通往九幽之地的入口,一旦入口被迫或者發生異變,整個京城都要遭殃,甚至還會牽連更多的無辜生命。

而最終選址為那裏為龍脈的人,正是一位滿頭白發的男子,他的身份不明,來曆不明,更沒有人知道他是誰,但他手臂上的一個標記,就足以讓圈中人望而生畏。

所以,白發男子守護的是一條關乎於京城城中百姓性命的命脈,一旦出現誤差,將會釀成大禍。

而今,正是五十年交替換人的一年,可五十年前守護者並沒有音訊,除了京城那幾天傳聞午門城樓吟唱的是位白發男子外,守護者似乎人間蒸發一般。

因為每五十年交換的時候,守護者都會通過秘術,通知下一任守護者,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那條龍脈的所在地,除了他幾乎在世的沒人會知道,大清朝的皇陵下還會有一條永葆大清不倒的龍脈。

故事也就是從這裏開始,講述守護龍脈的最後一位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