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迷人,月光靜謐,良辰美景,令人動容。
“你們聊,你們聊。”張甲端上盤子,咽了咽口水,識趣地退出屋外。
李白與雅兒對坐著,兩人啃著烤紅薯。
在李白看來,這食物很寒酸,但是他卻吃得很香,畢竟有佳人相伴,吃海帶也能吃出海鮮的感覺。
在雅兒看來,這食物可不容易吃到,平日裏她與父親都是吃豆飯就著野菜,難得有這稀罕物。
雅兒小口啃著,就像是一隻小倉鼠。
李白偷看幾眼,不由得內心起波瀾。
“紅薯是個好東西啊,抗癌。”李白大口地嚼著,抿抿嘴說道。
“紅薯抗癌?”雅兒抬起頭,一汪秋水望著李白,懵懂地問道。
“對,可愛(抗癌),跟你一樣。”李白撩妹失敗,自覺失態。
這個時代的小姑娘怎麼會知道這個詞呢,李白不禁靈機一動,含糊地說著“抗癌”二字,頓時一副港腔,自己都覺得自己酷酷噠。
雅兒不由得一笑,頓時皓齒朱唇,明眸流轉,更是動人。
李白見雅兒此景,暗叫不好,如此清澈,我真是毫無抵抗力啊,他不由得忙轉話題。
嘮童年,嘮親情吧,藝術人生裏常用的套路。
李白在交談中,大體了解了張甲的經曆。
張甲年少時是用劍的,因為江湖上以劍為尊,青澀少年初入江湖,選的第一柄武器自然是劍。
放眼整個江湖,能叫得上名號的俠客都是用劍的好手。
劍是俠客的標配,所以江湖上常有劍俠這個稱號,而很少有刀俠、棍俠、錘俠、斧頭俠、煎餅俠。
提起劍俠;就不禁讓人想到風流倜儻,玉樹臨風,禦劍而行,破空殺人,揚長而去,不帶一片雲彩,引無數少女癡狂的俊傑。
少年張甲,意氣風發,仗劍江湖,快意恩仇,抱得美人;也就是雅兒的母親。(這段是張甲對女兒說的)
但是劍練久了,張甲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他的長相越長越著急,越長越粗獷。他端起劍來,就像百姓家裏供奉的鍾馗像,豹頭環眼,鐵麵虯髯,畫風完全不是劍俠該有的樣子。(這段是張雅聽說的)
這件事情對張甲打擊很大,經過深思熟慮後,他決定棄劍拾刀,做一名快刀客,狂刀亂斬,鬧得江湖腥風血雨,也是快哉。(這段是張雅聽說加上張甲對女兒說的綜合起來的)
從雅兒記事兒起,她看到的父親,就是以江湖賣藝為生,耍幾式花刀,賺幾聲吆喝。
雅兒從未見過母親,自幼隨父親在江湖上闖蕩,常年風餐露宿,吃了上頓沒下頓,基本上填肚子裏的都是快餐,沒什麼正經吃的。
父女倆一年到頭下過的館子都能數出來,就每次過完年,下一次館子,吃頓好的,點三個菜,一個湯。
至於為什麼選擇過完年下館子,張甲說是因為過年的時候餐館人多,他桀驁慣了,不喜熱鬧,雅兒懂事後,才明白是因為過年那幾天飯館漲價,但雅兒從不揭穿,總是跟父親一樣,高冷。
這事情讓張甲對女兒很是愧疚,經過多年打拚,他積累了一些銀兩,在漢中郡不遠處的村落買下農田房屋,準備安享晚年,從此再也不攢錢了,經常煲些肉湯給雅兒補身子。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老天竟欺老實人,災禍爆發,村落被毀,父女二人又被迫過上了居無定所的日子,並在路上先後結識孔乙、曹丙、嚴丁。
原本眾人並不叫這名字,是嚴丁提議,以張甲的甲字為序,一字排開,便有了乙丙丁。
自從認識了這三位,張甲日子更緊了,因為總要貼補給兄弟們。
這三人中,雅兒跟曹三叔關係最好,因為每次曹三叔得了稀罕物,總要拿給雅兒把玩,有什麼好吃食也都舍得拿出來。
後來他們幾經周轉,經曆了幾次命垂一線,隊伍差點散了,好在到達了漢中郡,又有了奔頭。
具體算來,是在那場災禍爆發半年後,張甲等人到的漢中郡,結識了了華戊,他自然也稀裏糊塗地被張甲收入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