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即將改善人們生活的7項科技設想(3 / 3)

帕爾維茲說:“該隱形眼鏡可以在人的視網膜上成像,所以有了這種隱形眼鏡就不再需要任何顯示器。”另外這種隱形眼鏡還可以用作健康檢測器,利用微型生物傳感器分析人眼睛的細胞。

6.摧毀襲擊地球的小行星

美國科幻影片《世界末日》裏有兩件事情是對的:第一是人類還沒有做好防禦小行星襲擊的準備;第二是用合適的工具做合適的事。觀看電影《世界末日》有助於推廣地表爆炸理論。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小行星偏轉研究中心主任魏浜(Bong Wie)設計的一種導彈——超高速小行星攔截器(HAIV)可以完成這一任務。這個導彈的前端是動能攔截器,後端是一枚核炸彈,攔截器部分鑽開岩石進入行星內部,然後引爆核炸彈把它炸得粉碎。

上述計劃引起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興趣,他們撥給魏浜 10萬美元作為研究資金。這一設計解決了在太空放置核彈的一個最大缺點:如果炸彈撞到小行星表麵,脆弱的材料會破裂,導致炸彈不能引爆;如果在小行星外引爆,則不能摧毀目標。而魏浜設計的HAIV係統可以在行星內部爆炸,這樣威力就可以擴大20倍。

魏浜計劃在2020年左右對該係統進行測試,當然不攜帶核彈頭。不過他表示,如果預計小行星的撞擊迫在眉睫,他可以在一年之內就準備好發射。魏浜說:“這個領域裏的很多人都知道,無論我們什麼時候需要,都可以組裝起我說的這套係統。”這個HAIV係統需要花費5億美元,但是和人類文明被摧毀相比簡直不值一提。

7.利用鑽石建造大樓

鑽石是宇宙中最堅硬的物質之一,它完全透明,幾乎是無摩擦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還是良好的熱導體。另外,它是由最常見的元素之一——碳構成的。鑽石(其實隻是碳的晶體)在許多領域非常有用,從微電子技術到水處理等。然而遺憾的是,大鑽石極其罕見。想象一下:如果這種物質像鋼鐵一樣普遍該多好。

斯蒂芬·貝茨(Stephen Bates)有可能把這個夢想變成現實。這位64歲高齡的技術型科學家除了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普林斯頓大學工作外,還在通用汽車公司工作了幾年,在那裏他用藍寶石製造了一台透明的活塞式發動機,前所未有地看到了火焰和氣體的流動。這台藍寶石發動機的成功讓貝茨想到了鑽石,他說:“用藍寶石所做的一切,換成鑽石效果會更好,前提是負擔得起費用。”

在研究了如何通過氣相沉積方法合成薄膜晶體之後,貝茨申請了一項專利,他可以采用同樣的方法合成鑽石。這項技術的原理很簡單:把廉價的工業產品金剛石加入到汽化的碳60富勒烯模具——一個有60個碳原子的足球形狀的籠子之中,然後使用激光轟擊整個富勒烯,富勒烯會分解,碳原子會沉積到鑽石顆粒之間,把它們有效地融合成一個較為堅固的整體。

即使這種方法在技術上和經濟上都可行,但是它產生的物質是多孔的,沒有人知道多孔鑽石具有什麼樣的性能。此外,貝茨首先要搞到一台價值10萬美元的脈衝激光機。但是如果可行呢?設想一下用鑽石做房子的地基,做摩天大樓的大梁,給人體接骨,或者飛機和宇宙飛船上使用鑽石製作的零件。隻不過別想著建造一棟全是鑽石的房子——如果牆壁使用世界上最好的熱導體來做,那麼房間裏麵會變得非常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