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清晨,第一縷陽光透過薄薄的雲層灑在這片熟悉的土地,陳辰站在陽台上看著這個被陽光朧上了一抹粉紅的世界。
清晨,僅僅是清晨空氣中就已經充斥了一種炎熱的味道,讓人有些喘不過氣來。可是更讓人感到壓抑的不是這股炎熱,而是空氣中這個季節獨有的離情別愫。
陳辰突然回過神來,隨手把手中收拾好的垃圾扔進了廁所的垃圾桶,然後提起行李走出了公寓。經過李子涵寢室的時候他駐足了幾分鍾,想去敲門的手停在空中,猶豫著要不要和李子涵作個別。最終他還是收回了手,陳辰沒有告訴任何人關於他今天的離開,送別的場景會讓他不忍心踏上旅途。
整個校園都還沉浸在睡意中,大學生都習慣了晚睡晚起的生活。沿著校園中湖邊的小路走著,陳辰想趁著離開的時候最後一次撫摸這個校園中屬於他的回憶。走到湖邊的長凳旁,陳辰坐了下來,湖麵上粼粼波光還似往年一樣,他恍惚間又回到了與李子涵那段形影不離的時光。
陳辰與李子涵初見是在他們大一入學的那一天。那時的陳辰還喜歡穿白色的衣服——白襯衫,白褲子,白色帆布鞋;那時的陳辰還是留著一頭幹淨利落的短發,戴著金屬框架的眼鏡;那時的陳辰臉龐上還滿是稚嫩,眼神中充滿了好奇;關鍵的是,那時候的陳辰還期待著美好的愛情,還天真地相信會有個讓他一見鍾情的人出現,然後執子之手,與之攜老。所以在看到李子涵的那一刹那,隻是僅僅出於心中那一陣莫名的悸動,陳辰便認定了他就是自己要找的人。那時候的李子涵也是青澀的,他總是簡單的t恤配著黑色或是藍色的牛仔褲,留著比陳辰還要短的頭發,下巴泛著青色的胡渣,喜歡笑,也喜歡陳辰。
陳辰現在坐的位置正是當年他和李子涵經常坐著聊天的地方,湖邊的柳枝已經長得垂到了湖麵。那時柳枝還沒這麼長,陳辰和李子涵經常相約在這裏,有時聊聊天,有時就注視著湖麵上彼此的倒影不說話。陳辰和李子涵對彼此的愛都是難以啟齒的,所以他們都不敢跨出關鍵的一步,即便他們無比期待能夠在一起,即便李子涵在開玩笑時對陳辰說出「我愛你」的時候,即便陳辰在難過時靠在李子涵肩頭說「希望能一直這樣」的時候,他們都沒有作出更多的回應,他們害怕自己由於在意而誤解了對方的意思,使得連以朋友的身份陪在對方身邊的資格都沒有了。越渴望擁有,就會越患得患失。
或許等待真的是一件讓人乃以承受的事情,尤其是對未知的等待。隨著時光荏苒,兩人之間的熱情和對彼此的喜歡就在猜測,期待,失望,繼續猜測,繼續期待,繼續失望這樣一個惡性循環中消耗殆盡了。兩人之間的裂痕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隻是兩個人因為小問題吵架冷戰的次數越來越多,直至李子涵有了女朋友之後,他們便再也沒有聯係過了。
一年來,陳辰心情不好的時候也會偶爾來到這裏坐坐,看著湖麵上自己的倒影也會感慨歲月如梭——自己已慢慢的換上了黑色的襯衫,黑色的休閑褲,腳上一雙黑色的皮鞋更是將自己的青澀與稚氣一掃而光;眼鏡換成了黑色方框的眼睛,臉上多了更多的沉穩,眼神中終究也搜尋不到往日的悸動了。
一片柳葉飄落在湖麵,陣陣漣漪蕩開,擾亂了陳辰的思緒。此刻,陳辰對李子涵似乎已經沒有了過多的留戀,隻是想起來的時候不免感傷,感慨造物弄人,感慨他們竟也會如歌詞裏一般—心花怒放,卻開到蘼荼。他挽起袖口看了一眼時間,環視了四周熟悉的一切,提起行李箱踏上了去火車站的路。
伴著火車搖晃的聲音,陳辰佇立在車廂的鐵門旁,注視著這座漸行漸遠的城市。車廂裏是喧嘩的,打牌的聲音,談天的聲音,偶爾傳來的笑聲中還摻雜著列車員的叫賣聲,但這喧鬧的一切卻無法衝淡陳辰對這片土地的不舍。看著漸遠的一切,陳辰落下了眼淚,抽出一根煙,點燃,伴著沉重的呼氣聲吐出一口淡淡的煙霧。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當陳辰思念起李子涵的時候就會抽一根煙,可怎麼就已經開始思念了呢?吸煙是李子涵教他的,陳辰本是不喜歡吸煙的,但他喜歡和李子涵各含一口煙噴向對方的感覺。而如今,所有的這些美好的以及不美好的回憶都如眼前這座城一般,漸行漸遠了。生命中,有些人注定會成為我們生命路上的過客,有些事隻能是我們沿途的風景,我們越要抓緊,它們越會像細沙一般從我們指縫間溜走。再見,那些人;再見,那片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