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初進京師(1 / 1)

第二日我就迎來了一位重要的客人,他是當朝宰相鄒繼民家的二公子鄒世清。我對他的了解並不深,和他的談話時間也不長,但由於大家有相同的利益,我們的談話還是相對比較愉快。

我不知道鄒世清是怎樣說服花娘的,曾經有很多達官貴人想要給我贖身,都沒有成功。一是我不願,二是我這顆搖錢樹正是青春年少,枝繁葉茂之時,花娘當然不願將我放走。

然而在短短的一個上午,鄒世清就能讓花娘同意放我離開,並偽造我半夜猝死的消息,這讓我覺得自己沒有選錯人。

鄒府的辦事效率不可謂不高,當日就派來浩浩蕩蕩幾輛馬車,一群仆人將我的事物收拾妥當,我和小菊也在鄒繼民的安排下坐上馬車前往京師。

從臨濟到京城的路程並不遠,步行需要半個月時間,乘坐馬車隻需三日便可到達。

一出臨濟城,道路明顯顛簸起來,好在我坐的馬車是經過特別製作的,這樣的路麵並不會給我造成很大的不適。

製作馬車所用的材料其實並非普通木材,而是上等的紫檀木。不僅結實牢固,還散發出淡淡的香味,使得我坐在馬車裏精神能得到極大地放鬆。馬車的內部墊滿軟墊寬大而舒適,可容十人並排而坐。然而此時坐在裏麵的除了我和小菊外就隻有鄒世清為我安排的另外兩個丫鬟。

兩個丫鬟都不愛說話,除非我主動問起,否則她們一整天都可以不說一句話。小菊雖然平時好動話也多,可能因為第一次出遠門,今天也顯得格外安靜。還好我原本就是個喜靜的人,這樣的環境並沒有讓我感到不適。

一路上馬車走走停停,鄒世清也在休息的時候來看看我,講講京城的風土人情。路程並不遠,三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我們的車隊也順利的進入了京師。

臨濟雖是小縣城,但由於當地位於沿海地帶,人口眾多,所以整個城市的發展也較為良好。在楚國眾多城鎮中也算小有名氣。

京城和臨濟兩城相隔並不遠,無論從城市建築和風土人情上講都相差不大。隻是京城的人好像要比臨濟的人顯得更為忙碌,人們摩肩接踵往來穿梭。很少見到有人停下休息。

我坐在馬車裏看著外麵走南闖北的小商,沿街叫賣的小販,追逐打鬧的小孩,眼睛裏漸漸地潤上了一層薄霧,我努力的抑製住內心的激動,眼神盡量的放平,放鬆。

馬車漸行漸緩,很快便停了下來,小菊和另外兩個丫鬟一前兩後地扶著我下了車。

一下車,首先映入我眼睛的是一條長長的由大理石鋪砌而成的台階,高大的門庭上方書寫著“宰相府”三個燙金大字。兩個三尺寬半丈高的石獅傲然挺立在兩側整個宰相府顯得不怒自威。

相府的丫鬟小廝在管家的指揮下前後跑動著整理著一切,我則隨著鄒世清走進了這豪華的堪比皇宮大院的宅子。

相府的布置大氣而不失高雅,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院內占地極廣的假山群,周圍環繞著的亭台樓閣,都是極美的藝術品,讓人目不暇接。

然而此時的我並無心欣賞這些建築美景,跟在鄒世清的後麵慢慢的走著,我心裏默默的期待著這首次與楚國當朝宰相的會麵。

楚國開國一百多年,曆經四代皇帝。這鄒家祖父鄒文彬自開國之初便入朝為官,一百多年來鄒家為楚國貢獻了多位良臣,深受皇帝重用。鄒家和楚國另外幾個大家族被國人合稱為“楚國四大家”。

相府的正廳很大,宰相大人卻沒有在正廳會見我們,反而是把我們安排到了他的書房等候。

鄒世清也不急,坐在椅子上端著茶杯吹著氣,右腿搭在左腿上搖晃著,百無聊賴的等著。

緩緩的腳步聲從屋外傳來,我知道這位在楚國舉足輕重的大人物來了,抬手整理了一下儀容,我頷首正坐著靜候。

門口慢慢走進一襲深藍色的身影,來人麵如冠玉,眉如朗星,英俊挺拔的五官仿佛是用大理石雕刻出來,棱角分明,銳利深邃的目光,不自覺得給人一種壓迫感。

感受到他身上帶來的壓迫感,我緩緩起身向他見禮:“暗夜見過鄒大人。”

他仿佛沒看見我似的,徑直走向室內坐下,端起茶碗喝了一大口。這才轉頭看向仍伏著身見禮的我。

“姑娘便是我兒所說的臨濟第一美人?”鄒繼民左手端著茶碗,右手輕輕拂動蓋身蕩開茶葉,雙眼微閉,“依我看傳言並非所實。”

屋子裏有些沉默,鄒世清並沒有接話,隻是一如往常般的靜默,仿佛沒有聽到他父親所說的話。我淡然微笑,這時候並不是我說話的時機。

鄒繼民接著泯茶,也不繼續說話,隻是略微抬頭側目,淡淡的目光像要把我看透“我向來信任世清的眼光,這次也不例外。既然你是世清選來的,相信你也自有一番本事。能夠來到這,想必也不會是一個蠢的。認清自己的位置,忘掉以前那些有的沒的,以後專心為相府辦事吧。”說罷,他抬了抬手,“我還有話和世清說,你就先下去吧,李管家會為你安排一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