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新時代的引擎—— 水能(2)(3 / 3)

有些高山水庫風景優美,兼做旅遊景點,猶如美麗的高山花環,鑲嵌在群山之中。台灣日月潭就是旅遊、發電兼備的代表。抽水蓄能電站根據上水庫有無天然徑流彙入,可分為純抽水蓄能電站和混合抽水蓄能電站。此外,還有將這一條河的水抽至上水庫,然後放水至另一條河發電的調水式抽水蓄能電站。

世界上第一座抽水蓄能電站是瑞士於1879年建成的勒頓抽水蓄能電站。世界上裝機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是美國巴斯康蒂抽水蓄能電站。該電站裝機210萬千瓦,於1985年投產。中國台灣省日月潭抽水蓄能電站裝機100萬千瓦,曾是亞洲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廣州抽水蓄能電站第一期工程裝機120萬千瓦。

我國抽水蓄能電站後來居上

世界上第一座抽水蓄能電站至今已有125年的曆史。抽水蓄能電站迅速發展是20世紀60年代以後,也就是說,從第一座抽水蓄能電站建成到迅速發展中間相隔近80年。中國抽水蓄能電站建設起步較晚,20世紀60年代後期才開始研究抽水蓄能電站的開發,1968年和1973年,先後在華北地區建成崗南和密雲兩座小型混合式抽水蓄能電站。在近40年中,前20多年蓄能電站的發展幾乎處於停頓狀態,90年代初有了新的發展。至2005年底,全國已建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容量躍進到世界第5位,年均增長率高於世界。

近十幾年來,中國抽水蓄能電站發展取得很大成績。2004年底,全國已建成投產的抽水蓄能電站10座。其中包括1968年建成的河北崗南常規抽水蓄能電站,1992年建成的河北潘家口混合抽水蓄能電站,1997年建成的北京十三陵抽水蓄能電站;廣東電網分別於1994年和2000年建成廣州抽水蓄能電站一期、二期工程;華東電網於1998年建成浙江溪口抽水蓄能電站,2000年建成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和安徽響洪甸抽水蓄能電站,2002年建成江蘇沙河抽水蓄能電站;拉薩電網於1997年建成羊卓雍湖抽水蓄能電站;華中電網建成的湖北天堂抽水蓄能電站。

我國抽水蓄能電站兩個“之最”

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廣州抽水蓄能電站

廣州抽水蓄能電站是中國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裝機2400兆瓦,在華南電力調節係統中發揮重要作用,使核電實現不調峰穩定運行。廣州蓄能電站的調峰填穀作用使香港中華電力公司無需多開兩台66萬千瓦煤機,而且在負荷低穀期可以更多地接受核電。大亞灣兩台900兆瓦核電機組於1994年投入運行,分別向廣電和中電兩個電網供電。由於兩個電網都有抽水蓄能容量供調度使用,為核電創造良好的運行環境。目前,該電站擴建成旅遊休閑勝地,吸引不少遊客。

落差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

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位於天目山東緣,上下水庫落差607米,是目前世界上水位落差最大的電站,也是世界第二、亞洲第二大抽水儲能電站。該電站裝機容量達1800兆瓦,運行綜合效率最高達80.5%,超過一般抽水蓄能電站。自1998年投產至2003年6月底,已為電網應急調頻或事故備用23次。它被電網指定為係統瓦解時恢複電網的啟動電源。同時,蓄能電站成為係統調試的重要工具,對保證華東電網的安全穩定、經濟運行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綜上所述,已建抽水蓄能電站,不管是大型還是中型,在實際運行中都發揮了調峰、填穀、調相、調頻、事故備用和替代燃煤機組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信譽和經濟效益。

中國是大國,無論哪種單一能源都不能解決能源問題,必須發展多種替代能源。發展替代能源不能光看到它的好處,更應該考慮存在的問題;既要有多元化發展戰略,又要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要用科學發展的觀點組織能源規劃,確保中國能源戰略安全、可靠,穩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