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一縷光線(2 / 2)

看來她喜歡看畫。

她自己也畫,地上有一些散落的蠟筆,都是比較粗的筆頭,兒童用的,看上去憨態可掬。

地上有一些散落的畫,他似乎看見了什麼,朝那邊走去。

隔壁的房間遲遲聽不到動靜,小葵有些著急地看向那邊,伊萬倒是更加淡定一些。

“這裏的隔音是不錯的。”

她有些失落。

幹坐著也有什麼事兒幹,她便問伊萬不如分享一下他與妹妹的童年,既然她也來了,不能白吃他住他的,她想盡一份力。伊萬臉上湧起笑意,隨即仿佛陷入了回憶一般,他的普通話似乎這幾天有所長進了,所以講起事情來就更加的流利了,但她還是需要將他說的話稍加整理——

其實愛莎和他是雙胞胎,就像吳希的媽媽和伊萬的媽媽一樣。他們算起來其實都是23歲的,但愛莎的離去之日是在17年前,所以她停留在6歲的模樣沒有變過。從小所有的人都知道,哥哥聰明,妹妹愚笨,盡管她一直非常努力想要得到爸爸的愛,但是在媽媽的盡力愛護之下,爸爸也隻是說不聰明就算了,愛做什麼就做什麼吧。

這對於一個原本有些纖弱心靈的女孩子來說真的是不能承受的痛苦,後來她連試圖努力都不做了,直接就把自己關了起來。

令人並不意外的是,當時他們的家庭老師是女醫生阿芙羅拉女士,他覺得妹妹的離去她負有抹不去的責任,所以她幫助他們,正是因為她的一份愧疚之情。

而直到現在她都誠實地告訴伊萬,她不知道如何才能幫她愛莎,直到他告訴她,這兩個中國人可以給她,她想要的答案。

當年,她還是個需要勤工儉學的外科研究生,作為老爺的後輩,在托洛茨基家族做小少爺和小姐的家庭教師,但無論她怎麼努力,哪怕是翻遍了教育心理學書籍,都不能找到打開這個小女孩心門的辦法,直到她最後以一隻哥哥的鋼筆刺進了自己的肚子。

“你們家族對鋼筆……”好像還挺有執念的,本來她想這樣說,但出口之後還是覺得自己這樣說在中國就是犯了忌,是對死者的不尊重,相信在俄羅斯應該也是吧。可話都說了,她隻有小心奕奕看伊萬的任何反應,心中是生怕他生氣。

他也是氣笑了一般,隻是搖搖頭,並沒有表示生氣。她也算是鬆了一口氣。

他接著道:“媽媽在愛莎死後也離開了我們。”

城堡的每一次的震動都震動了媽媽的靈魂一般,她就這樣在一個又一個12小時正點,變得更加的虛弱,直到被上帝帶回了故鄉。還記得媽媽枯瘦如柴的身體,當時的自己竟然是那麼的害怕,一次又一次流下淚來,最後不敢再去看她,然後她離開了,冰冷了,他居然都沒有能看到她的最後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