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莎白·泰勒在《埃及豔後》中飾演的埃及女王的原型為托勒密王朝的最後一位女王——克裏奧帕特拉(公元前69——公元前30年),她令人傾倒的姿色,狡黠的手腕,傳奇風流的一生,統統讓人難忘。
克裏奧帕特拉七世是埃及國王托勒密12世和克裏奧帕特拉五世的女兒,生於公元前69年,從小在宮廷中長大,她是馬其頓人的後裔,美貌出眾,姿色超群。
公元前引年,托勒密12世去世,按照遺詔和當時法律規定,克裏奧帕特拉和比她小6歲的異母弟弟結成夫妻,共同執政。由於在宮廷鬥爭中失敗,公元前48年,她被其弟逐出亞曆山大城。她野心勃勃,在埃及和舍利亞邊界一帶招募軍隊,準備回埃及跟弟弟爭奪王位。
此時,適逢愷撒追擊其政敵龐培來到埃及,他以羅馬國家元首的身份,對埃及王位之爭進行調整。在此過程中,克裏奧帕特拉的一個黨人想出了一條妙計:把女王包在毛毯裏,然後派兵化裝成商人,把女王抬到愷撒的行館。愷撒開始還以為是行襄,打開一看,使愷撒又驚又喜,出現在他麵前的竟是一位具有維納斯女神般的黃金身段、嫵媚綽約的風姿、甜美的豔麗女子——克裏奧帕特拉七世。愷撒立刻為她的美貌所傾倒。兩人一見鍾情,為後世留下了知己香豔的國際政治佳偶。
克裏奧帕特拉夜闖軍營的壯舉,後來自然得到滿意的回報,她成了大權獨攬的埃及女王。不久,克裏奧帕特拉為愷撒生下一子,取名托勒密·愷撒或愷撒裏昂。公元前47年9月,愷撒在平定小亞細亞的戰亂和龐培的黨餘後,回到羅馬,但他無時不思念克裏奧帕特拉七世。公元前45年,克裏奧帕特拉七世應愷撒之邀來到羅馬。當她進入羅馬時,愷撒親自去迎接,同時也轟動了整個羅馬上層社會,一些羅馬達官貴人都以瞻豔後的風姿而感到榮幸。據說,連一代高士西塞羅也來到豔後麵前頂禮膜拜。不料愷撒於公元前44年3月15日被刺身亡,她悵然離開了羅馬。
愷撒死後,安東尼稱雄羅馬。當他巡視東方殖民地時,在小亞細亞的塔樂索馬城,派人傳達召見女王的命令。為了取得這位新貴的歡心,她刻意將自己打扮起來,顯示出動人心魄的魅力。這位早在羅馬時已使安東尼垂涎欲滴的美人,很快便投入了他的懷抱。安東尼毅然放棄了他到東方的使命,乘坐女王的豪華遊艇,一起回到了亞曆山大城。從此,他倆如膠似漆,恩愛非凡,在埃及王宮廝混了漫長的5年。這期間,安東尼也曾回過一次羅馬。為了政治需要,他違心地與政敵渥大維的姐姐成婚,但不久便找借口回到東方,遺棄了他的妻子,與克裏奧帕特拉舉行了婚禮。
這種違反羅馬婚俗的舉動,自然受到輿論的遣責,加上他擅自將羅馬帝國在東方的大片殖民地,送給了被他尊奉為“眾王之女王”的克裏奧帕特拉,這就更加激起了羅馬人的憤怒。在渥大維的煽動下,羅馬元老院和公民大會,撤消了他的執政官職務,並剝奪了他的一切權力。
公元前31年,安東尼與渥大維會站於阿克提烏姆海角。從實力看,雙方各有優勢,不相上下。然而,正在酣戰之際,克裏奧帕特拉突然命令她的艦隊退出戰鬥,結果使安東尼海軍陣容大亂。當此勝敗存亡的緊急關頭,身負全軍主帥的安東尼,一看見豔後率艦逃跑,居然丟下了為自己血戰的10萬將士,乘一隻小船追趕豔後而逃亡埃及。1年後,渥大維兵臨埃及,由於埃及軍隊的叛變,安東尼見大勢已去,解下披甲,抽出佩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時年5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