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紫檀(1 / 1)

紫檀是一種稀有木材,一般分為大葉檀、小葉檀兩種。小葉檀為紫檀中精品,通常也簡稱“紫檀”(以下所述“紫檀”為小葉檀)。紫檀密度較大,棕眼較小,多產於熱帶、亞熱帶原始森林,以印度紫檀最優。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徑僅為二十公分左右,其珍貴程度可想而知。

紫檀最早是在印度熱帶森林和島嶼上發現的,分布於亞洲熱帶,印度、印尼、泰國、緬甸、越南、菲律賓、非洲、南美洲等都生長紫檀。我國南方也有栽培。

紫檀質地堅硬,色澤從深黑到紫紅,變幻多樣,紋理細密。紫檀奇重,比重幾乎是水的兩倍。紫檀有許多種類,如金星紫檀、雞血紫檀、牛角紫檀、花梨紫檀、黑檀木、紅檀木等等。

帝王之木——紫檀

黑檀木其木質呈黑色,且密度高,含油脂,生長於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赤道兩旁,斜坡峻峭的石頭上。生長速度緩慢,5年才一年輪,要800年以上才能成材,硬度為木材之首,係稱“帝王之木”,非一般木材所能比。黑檀木即將列入環保之列,禁止采伐,將步入象牙、犀牛角同樣的受保護行列。黑檀木其材質特殊,具辛辣味,蚊蟲不生,瘋蚤走避,色澤優美,條理分明,是自然界的寶物,更是人類財富的象征。

雞血紫檀,也有稱之為牛血紫檀的,典型特征是木紋較清晰,紫色中帶有大麵積血色斑條,許多時候如手抹狀,呈無規則分布。這種紫檀在剛剛剖開木料之時,血狀分布及色澤尤其明顯,初見者歎為觀止。雞血紫檀在紫檀中數量少於金星紫檀,多於牛角紫檀。用雞血紫檀作家具的廠家大多數在廣東,這可能因為當年這種紫檀由廣東口岸上岸,運往內地不多的緣故。雞血紫檀還有一個特征就是材料比另外兩種大些,凡麵板寬些的,用料壯碩些的,雞血紫檀為多,雞血紫檀的善雕性不如金星紫檀,故雕工多采用粗獷風格,凡雕工明味較足的紫檀家具,多屬此類。雞血紫檀與另外兩種還有一點小小的差異,感覺上硬度稍遜,所以亮度要差一些,這一點也不容忽視。

牛角紫檀以肉眼觀,最不像紫檀。它的特征最難把握,極易被忽略錯過。凡是看著像紫檀,又有點像老紅木,可能就是牛角紫檀。這種紫檀材料質量好,硬度最高,一經打磨,閃著幽幽暗暗的光澤,尤其年久之後,其美麗動人難以言表。牛角紫檀,顧名思義,指材質類似牛角質感,細膩而少棕眼,用手撫之,潤滑猶如嬰兒肌膚。牛角紫檀的紋理不如雞血紫檀那樣明顯,紋路顯得細弱,色澤變化也小。這種紫檀一有包漿,真的如牛角一般,非常可愛。可能是由於牛角紫檀的上述特征,凡用此料者絕少雕花,大都素麵朝天。

花梨紫檀,此種紫檀棕眼粗大似老花梨,略有絞曲,質重色淺,易褪色,質地較其他紫檀粗,不適合做精細雕刻,不如金星紫檀和雞血紫檀名貴,製作年份也晚,多在晚清以後。

中國人酷愛紫檀木,商周以來,即為車轅及宮廷上好家具材料,為世上頂級家具材料。日本奈良正化院保存曆代天皇器物的寶庫有數件中國唐代送給天皇的黑檀器物。

據史料記載,隋唐五代,我國開始用黑檀、紫檀製作家具及工藝品。唐代是我國家具走向成熟時期,也是家具發展史上一次重大飛躍。

明太祖朱元璋建朝以後,興修水利,鼓勵開墾,促使農業生產迅速恢複和發展。手工業和商業也隨之發展起來,擴大了國內市場,外貿遠通朝鮮、日本、南洋、中亞、東非歐洲等國。明清時期海上交通非常發達,因此,東南亞一帶的紅木源源輸入中國。

紫檀先從安南(今越南)進口,明後期,明皇朝為顯示宮廷尊貴,曾從南洋進口大量紫檀藏入皇宮。到清朝開始,用紫檀製作各類家具。明代紫檀家具傳世極少,進入清代紫檀逐漸成為宮廷新寵,紫檀家具幾乎為宮廷所壟斷。它代表了中國古典家具的最高製作水準,集能工巧匠智慧之大成。

名貴的紫檀佛珠

紫檀家具經過數百年的蛻變,曆經滄桑,遭到毀損,尚存很少,隻有故宮和全國各地博物館及園林有所珍藏。如北京故宮博物館所藏“紫檀四開光坐墩”、“紫檀束腰帶托泥寶座”等和上海博物館珍藏(清)“紫檀雕西番蓮雲頭搭腦扶手椅”、(明)“紫檀扇麵形南官帽椅”等以及台灣曆史博物館珍藏(清末)“紫檀金龍寶座”、“紫檀貴妃椅”、“紫檀雕龍架子床”等極品約70餘件。

問題在線

檀木分為幾種類型?

檀木分為紫檀、黑檀、紅檀、黃檀、綠檀。紫檀又分為小葉檀(原產地是印度)和大葉檀(原產地是非洲)。木質非常堅硬,小葉檀與海南西黃花梨最為珍貴,現存數量極少。

探索指南

歐美人士重視紫檀的程度較我國尤甚,據說拿破侖墓前有個15厘米長的紫檀棺槨模型,參觀者都無不驚訝而羨慕,以為稀有。所以說對於紫檀木“寸木寸金”這樣的說法絲毫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