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龍珠,國君,大墓!(2 / 2)

“有嗎?”小陳能莫名其妙,又一臉認真地問道。

“我草,沒,沒……有嗎?”

兩人麵麵相覷。

他們竟然都無法確定之前是否有過意見分歧了,唯一能確定的是,救了那條大魚。

劉傾雲問道:“這石壁上的字你認識嗎?”

“那必須的啊!”小陳能見他很不相信的樣子,便坦誠回答:“好吧,當年為了追個妞,她喜歡研究古漢字,跟她一起在自習室泡了三個多月,就這樣。”

“然後呢?”

“那還用問,肯定沒追上啦,最後她跟我說‘對不起,其實你是個好人’······”

“我他嘛是問你這上麵的字認識不認識,記述的有沒有關於燈須龍王啊,或者棺材裏躺著誰啊,裏麵有沒有寶物,還有沒有其它隱藏的陪葬坑之類的一切的有用的信息!”

“哦哦,我看看。”小陳能說著便用頭燈將那些古文字從上至下,從右往左都粗略過了一遍,一會之後,接著說道:“這是東周文字的一種,叫鳥篆,一般都是刻在兵器啊銅鼎什麼的上麵,認識大概三分之二呢。”

“影不影響理解全文意思?”

“結合上下文語境腦補一下的話,問題不大!”

“趕緊的,直接翻譯,走起!”

小陳能吞了口唾沫,組織了下語言,用自己的話從頭解釋道:“是說呢,白水總愛發大水,每次發大水前後就會有條八須大魚跑出來吃人,那大魚胡須會發光,長的還有腳······”

小陳能所譯的白水就是滾河,長江水係漢江支流唐白河的支流,古稱白水。

全長94多公裏,支流大部在棗城境內,在該市境內流域麵積2317平方公裏,占全縣總麵積的70%。年均總逸流量6至7億立方米,曆史上洪災頻發,據記載僅清代的267年間(公元1644至1911年),就發生了較大的洪水災害15次,平均18年1次。水力總蘊藏量1.5萬千瓦,建國後滾河流域興修了大、中、小型水庫共計44處,基本上控製了洪水災害。

“然後呢,有一天兩個小孩在河邊玩兒,被吃了,應該是某個貴族家的小孩吧。那貴族恨死了,把當時隨行的護衛啊奴隸啊什麼的統統槍斃了,然後就天天用小牛犢子在河邊水淺的地方當誘餌,又派人埋伏在附近布下天羅地網,所謂皇天不負有心人吶,終於有一天給它逮著了······我這翻譯夠不夠味兒?”

“味兒你個蹄子!信達雅一點,接著說!”

“哦,那大魚呢,被他們用······那個字不知道是指啥工具還是武器,估計是鐵鉤子吧,東周有鐵器了嗎?”

“廢話多,有,春秋時期就冶鐵了!”

“子龍哥你老爹當年是給你開了多少小灶兒啊?”小陳能被瞪了一眼,接著說道:“他們用鐵鉤子鉤住那大魚的鰓和肚子兩邊兒,給拖上岸了,也是很殘忍啊!然後,那個名字叫生僻字的貴族,準備給它大卸八塊給孩兒報仇,但是最後竟然覺得那大魚可憐,他老婆也站出來說,相公手下留情啊,這是燈須龍王,殺不得啊······”

小陳能說到這裏,忽然頓住了,心想我他嘛當時是不是也說過這句話?

劉傾雲不耐煩道:“說了別老用你自己的語言翻譯!”

“不是啊,原文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此燈須龍王,不可殺’!”

劉傾雲見他不像是在開玩笑,問道:“那,你當時想救那大魚是不是真心的?”

小陳能努力回憶,回答說:“當時是的,不過你現在要是再問我會不會幹那事的話,我肯定會重新考慮!”

二人沉默,都有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

片刻之後,小陳能將剩下的文字內容認真看完,說道:“那大魚被放生之前給貴族吐了個······‘龍珠’出來當作報答,貴族又把它獻給了一個姓曾的人。現在,就在這個棺材裏,除了姓曾的那個人的陪葬品,還有龍珠!”

“我去,那像那樣牛逼的珠子是不是還有六顆,集齊七顆之後就可以召喚神龍實現願望了?姓曾的又是誰,全名念一遍我聽聽!”

“有點奇葩,曾白牙!”

劉傾雲想了一下,興奮道:“是曾伯牙!曾不是姓,是氏,你可以理解為‘國號’,曾國的君主。白通伯,是爵位,伯爵,在那個時候是國君級別的,牙才是名。參考曾侯乙和曾伯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