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墓中尋寶(2 / 3)

夯土劉傾雲是知道的,就是一種結實密度大且縫隙較少的壓製混合泥塊,過去常用作房屋建築,即使在現在一些偏遠地區仍在使用此法。

他小時候在農村就見過那種土坯房子,用的就是夯土,不過經常能看見蜂子和其它昆蟲打了洞鑽出鑽進,跟這古墓的夯土層沒法比。

當時聽他爺爺說,古代的王侯將相有一套夯土製作秘法,往裏麵加了各種奇料,連童子尿都有,做出來的東西比現代的水泥混凝土還硬,一鐵鍬砸上去隻能磕出個印來,給他聽得一愣一愣的。

他想,不知道現在頭上的雷區要是大規模引爆的話,震不震得塌這道頂子。

夯土層往上就是差不多兩米厚的自然泥土了,再往上就到了地麵。

不過為什麼沒有全部用夯土加固呢,地麵上也沒有墳包子(封土堆),這墓相對於零幾年在我老家出土的戰國九連墩楚墓來說,埋得也不算深。

難道是墓主家裏經濟窘迫,人力物力原材料不夠,還是當時所處的朝代不流行那樣?

總而言之,劉傾雲離地麵加起來有八九米的高度,洞口還不靠牆,沒有任何可以依附攀爬的東西,他又不能一蹦上天,這才是他需要關注的重點。

那就四處找找看能不能發現什麼唄

劉傾雲思定,剛準備離開,卻在洞口內壁上又發現了一些東西:在泥土層的下端,也就是夯土層的上麵,有一圈上下錯落的圓形物質嵌在土裏,明顯和周圍的泥土顏色不同。

仔細一看,是斷掉的木棍截麵,還挺粗。

他大概猜到自己是怎麼掉下來的了,於是在腳下的土堆裏翻找,果然在最下麵找到多根縱橫交錯的木棍和很多張疊在一起的防水油布,還有一塊爛木板。

是有人在挖出這個洞後······不知道夯土層是怎麼破開的,反正是弄開了,然後在離開的時候用木棍在夯土層上架出一個網麵,上麵鋪滿幾層油布,再蓋上木板,最後回填泥土予以掩埋。

那些嵌進泥土裏的木棍兩端,由於長期受潮變得相對腐朽,無法再承受一個成年人踩踏的力量,而我當時聽到“嘣”的一聲悶響,正是踩斷那些木棍後引起土層坍塌發出的聲音。

另外,墓室裏的空氣隻是難聞但沒把我毒死,棺槨和棺材的蓋子也已被打開扔在一旁,裏麵除了骸骨之外又沒個金銀財寶,所以,十成可能是被盜墓賊光顧過。

這個洞就是傳說中的盜洞,而且打的位置相當精準,再偏上幾米就直接正對棺材了。

不知道那個······或者那群盜墓賊什麼時候來的這,但肯定是在頭上那片土地變成雷區之前。那既然已經得手,為什麼走的時候還要費勁把盜洞處理一番呢?

人總是愛往有驚喜的方向上想,劉傾雲當時就想,肯定是墓裏的寶貝太多,盜墓賊一次拿不完,就打算留著下次再來實行三光政策,隻是由於某些原因再也沒有回來,於是就便宜了他。

他瞬間就來了勁兒,心想給光頭那混蛋當了五年楊白勞,今天算是老天有眼,讓他能發筆橫財衣錦還鄉,也好給家裏買個大房子什麼的。

說幹就幹,但還是得先把出路解決好,省得碰到什麼幺蛾子的話跑路的地方都沒有。

人有時候一興奮就會靈光一閃,劉傾雲想起了當時巫師把阿勇棺材立起來的那一幕。

這墓室裏的棺槨是個長方體,立起來能有兩米多高,他身高一米八三,站在上麵半個身子都能置於洞中,那種情況的話他自然有辦法爬到地麵上去。

一番思考之後,他將洞口下的土堆扒拉走,把石磚地麵收拾平整,然後嘴裏念叨著“哦彌陀佛”走過去蓋上棺材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