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2 / 2)

曾經作為打家劫舍的綠林匪徒之流也開起了所謂的英雄大會,而做生意的或者是想謀求一官半職的或者對原來政權失望的人們,也經常聚在酒樓茶館裏大家交流吹噓。現在的情況好像還不錯,有些關係的人或者是有真正本事的人往往能夠在某個功臣帳下謀得一官半職。而因為巫行雲和蕭正道他們的政治理念,文人更是得到高看,所以本來在大信政權懷才不遇的書生或者儒生什麼的也漸漸忘了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道理,而是各自想方設法把自己的名帖投出去,希望由此博得新政權的庇佑甚至獲得新的機遇。

人各有誌,雖然有很多人看死蕭陽的政權是曇花一現,但是也有不少人現在萌生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想法,當年漢高祖不也是斬白蛇起義麼。總之,隻要有一個人開了頭,漸漸地就會形成一個趨勢,就這樣,本來屬於蕭陽的這個小小的底層階級構建的社會,居然也漸漸像模像樣了起來。甚至樂觀一點說,顯得有些欣欣向榮。

揚威書院這些天,相對於外界還是比較平靜的。唐雨墨在這裏工作,則比在毓秀書院更加低調。這天上午,當午後的陽光斜斜地透過窗欞在書桌上投下斑駁,唐雨墨將手中的《唐史》合上,簡單撿了撿桌麵,打算離開。

因為蕭正道他們對文人和教育的重視,所以基本上暫時在朝廷用不上的書生學子什麼的,都先到這揚威書院來掛名做老師,以至於現在老師和學生數量旗鼓相當的局麵。不過這也正常,現在這書院能來讀書的,都是“非富即貴”的子弟,這樣的教學還沒達到一對一甚至老師多對一,實在也還不算什麼嘛。唐雨墨每天都在一個班講半個時辰的唐史,講完就可以走人。哦,當然,她不會忘了去書院院長那裏領一份米糧和一些菜肴,然後回去讓丁香做來吃吃糊口。

現在這揚威書院的院長姓夏,叫做夏大發。聽起來名字很是俗氣,但是人也是個淳樸的好人。雖然名字很俗,但是人家聽說也是略微讀過幾年書,些須認得幾個字的。聽說隻是家裏貧寒,所以沒參加科舉,否則也應該是一把好手----這當然是他自己說的,這些吹噓無傷大雅,不妨礙唐雨墨對他是個好人的評價。這夏大發從蕭陽起兵的時候就已經參與了,所以也算是老資曆了。

蕭陽政權中很厲害的文官除了巫行雲以外,還有一個是龍嘉林。一開始夏大發算是龍嘉林手下的一個類似書童角色的,等到打下杭州,就成了這書院的院長。當然,夏家人當然也偶爾在外麵搜刮民脂民膏,但是在書院裏,他對大家還是比較客氣的。而且因為他比較有分量,所以也沒什麼人來書院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