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方舟起航(1 / 2)

2115年12月4日

“經過長期的研究,世界上第一套超空間跳躍係統終於在尖端科技實驗室誕生。超空間跳躍係統由尖端科技實驗室創始人陳浩極其團隊於2075年提出研製,曆經40多年……”

隨著電視裏的全球直播報道的消息漸漸落幕,全體人類開始了持續三天的狂歡。

超空間跳躍係統是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一道豐碑,超空間跳躍是指,運用巨大的能量場(重力場和強磁場),使在其範圍內的物體瞬間進入與三維空間完全不同的多維空間,由於在超空間跳躍中不存在所謂的時間,所以可以進行極高速星際航行。20世紀末著名科學家史蒂芬·霍金在著作《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中均提出了超空間跳躍的可能性,提出了“弦理論”進行空間跳躍的設想,認為運用足夠的能量,就可以製作出一個能量巨大的“弦”,將太空船帶入超空間跳躍航行,因此在霍金看來超空間跳躍理論上是可行的,但是由於當時科技及基本物理學發展落後,超空間跳躍係統的製作受到了極大的限製,人們沒辦法將其正真實現。一個世紀以後的今天,人類科技邁上了一個嶄新的時代,人類開始考慮超空間跳躍係統的製造,並經過長期的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製造出了超空間跳躍係統。有了超空間跳躍係統就意味著人類擺脫了對地球資源的依賴,可以去宇宙間的任何地方采集資源,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永恒文明。超空間跳躍器發明以後,人們開始了一個長期以來一直在準備的計劃“方舟計劃”。

目前已發現一定可供人類生存的星球隻有一個,編號為D12589,並且離地球三千萬光年,在超空間跳躍器尚未發明的時候,去那裏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所謂方舟計劃,就是派去一艘巨大的飛船,前往D12589行星,一來是進行資源采集,二來就是進行初步殖民和基地的建立,可想而知,人們對它賦予了多大的期望,這艘飛船采用了巨大的反物質電池作為能量源,攜帶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可謂是無堅不摧。

陳浩是這艘飛船的主架駛,也是參與研製超空間跳躍器科學家之一。對這次任務也是信心十足。

隻聽嗡的一聲,諾亞方舟號沿著預定軌道進入超空間隧道,和地球之間聯係也被暫時斷開。

“目標地X12589—23Y98—4566Z1597—53當前位置X12—455Y78935—25303Z4866—848正在計算軌道偏差。”“變軌成功,預計五小時後到達目的地”“進入自動駕駛”飛船中響起了計算機提示的聲音。陳浩和他的助手們也都鬆了一口氣,飛船所用的計算機名為翼靈,是一種已經達到全智能的計算機,擁有簡單的思考能力,模糊計算能力極強,能夠處理很多人類無法處理的事情。

雖然飛船已經進入自動駕駛,但陳浩依然還是提了十分的精神,畢竟就是人類第一次進入超空間。

“陳,還有五小時就能到達目的地了,你沒必要這麼緊張,飛船現在已經由翼靈在駕駛了,你大可放心。”來自美國的沃爾德,在旁邊笑道,他也是參與研製超空間跳躍器的科學家之一,和陳浩是很好的朋友好搭檔。

“這畢竟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進行超空間跳躍,對超空間的理解甚少,難免會出現誤差,還是小心為好。”陳浩一臉嚴肅的說道。

“得,你想小心就小心吧,也就你這樣,大家現在都在餐廳裏進行慶功宴呢。你一會也來吧。”沃爾德對陳浩的認真,算是沒辦法了,很無語的訕訕而退,當初研究超空間跳躍器的時候陳浩也是這麼認真謹慎,連一點問題都不放過,在“諾亞方舟號”準備出發的前一個月,陳浩也多次提出:超空間跳躍係統並不成熟,應該延遲方舟出發的時間。雖然最終並未改變什麼,但這足以體現出他那認真負責的態度。照他自己的話來說“超空間跳躍係統事關全人類生死存亡之大計,絕不能有半點兒疏忽。”

在陳浩看來,科學研究是關乎全人類的大事,容不得絲毫馬虎,現在,諾亞方舟號關乎到自己和全體船員的安全,更是要警惕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