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指南草”會指南呢?

原來在內蒙古草原上,草原遼闊,沒有高大樹木,人煙稀少,一到夏天,驕陽火辣辣地烤著草原上的草皮,特別是中午時分,草原上更為炎熱,水分蒸發也更快。在這種特定的生態環境中,野萵苣練就了一種適應環境的本領:它的葉子長成與地麵垂直的方向,而且排列呈南北向。這種葉片布置的方式有兩個好處:一是中午時,亦即陽光最為強烈時,可最大限度地減少陽光直射的麵積,減少水分的蒸發;二是有利於吸收早晚的太陽斜射光,增強光合作用。科學家們考察發現,越是幹燥的地方,其生長著的“指南草”指示的方向也越準確。其道理是顯而易見的。

內蒙古草原除了野萵苣可以指示方向外,蒙古菊、草地麻頭花等植物也能指示方向。

有趣的是,地球上不但有以上所說的會指示南北方向的植物,在非洲南部的大沙漠裏還生長著一種僅指示北向的植物,人們稱它為“指北草”。

“指北草”生長在赤道以南,總是接受從北麵射來的陽光,花朵總是朝北生長;可它的花莖堅硬,花朵不能像向日葵的花盤那樣隨太陽轉動,因此總是指向北麵。

在非洲東海岸的馬達加斯加島上,還有一種“指南樹”,它的樹幹上長著一排排細小的針葉,不論這種樹生長在高山還是平原,那針葉總是像指南針似的永遠指向南方。

植物報時鍾的奧秘

18世紀著名的植物學家林奈,經過對植物開花時間的多年研究之後,把一些開花時間不同的花卉種在自家的大花壇裏,製成了一個“報時鍾”。人們隻要看看“報時鍾”裏種植在哪個位置的花開了,就大致知道時間了。因為每種花開放的時間基本上是固定的:蛇麻花約在淩晨3點開,牽牛花約在4點開,野薔薇約在5點開,芍藥花約在7點開,半支蓮約在10點開,鵝鳥菜約在12點開,萬壽菊約在下午3點開,紫茉莉約在下午5點開,煙草花約在傍晚6點開,絲瓜花約在晚上7點開,曇花約在晚上9點開。林奈正是根據各種花卉的開花時間而設計出“報時鍾“的。

就一天而言(在植物花期內),植物的開花時間大體是固定的;就一年來說,植物開始開花(始花),進入花期的月份也是大致不變的。如果有人在一個適當的地方,把這12種花卉按一定的順序栽種,那麼也可以組成一個“報月鍾”。

為什麼各種植物都有自己特定的開花時間,而且固定不變呢?

這是植物在長期的自然選擇作用下形成的,以利於植物自己的生存。如在海濱的沙灘上,生活著一種黃棕色矽藻,每當潮水到來之前,它就悄悄地鑽進沙底下,以免被猛烈的海潮衝走;當潮水退去時,它又立刻鑽了出來,沐浴在陽光下,吸收陽光,進行光合作用。

科學家通過對細胞分子的研究發現,這種現象是由遺傳基因控製的,因此可以代代相傳,形成一種習性。如果把矽藻裝入玻璃缸裏,拿回家觀察,就會發現:即使是已沒有潮汐的漲落,可它仍然像生活在海灘時一樣,每天周期性地上升和下潛,其時間與海水的漲落時間完全一致。

為什麼有的水仙不開花

暮冬歲末時節,百花還在酣睡,而與寒梅為伴的水仙已經開始吐蕊送香,裝點環境了。

水仙花為多年生草本球莖類花卉,祖籍在法國和希臘,唐代時引入中國。水仙在“植物王國”裏是個大家族,全世界約有60餘類,共8000多個品種。水仙花長著翠綠欲滴的葉片,亭亭玉立的花梗襯托著銀白的花朵、淡黃的花蕊,它生長在一勺清水、幾粒石子的花盆裏,猶如在一泓清水之上淩波曼舞,並時時散發出醉人的芬芳,潔白而又高雅,故有“淩波仙子”的雅號。

栽養水仙花,有時也會碰到令人掃興的事:精心栽養了一冬卻隻見其葉,不見其穿箭開花。這是什麼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