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紀中葉,活版印刷發明以後,機械印刷逐漸流行起來,人們可以大量地利用機械印刷出所需要的印刷材料。那麼,在大量印刷前所用的那一張,能不能也用機器“寫”出來,而不用手慢騰騰地寫出來呢?
許多人開始了這方麵的嚐試。
1713年,英國的工程師H米爾製造了在紙上打字的打字機。1714年,安妮女王在頒發給他的專利證書上寫道:“他謙恭地請求把他的發明獻給我們。這是他花費了許多年的時間和精力,不惜破費,終於研製成功,後來又逐漸改進,使之臻於完善的人造機器或方法,用它可以把字母單個或連續地打印出來,就像在書寫一樣。不管什麼樣的作品都能整齊而準確地打印在紙上或羊皮紙上,跟印刷的沒有區別。”關於米爾的新發明,沒有圖或模型存留下來,打字機也沒有隨之出現。盡管如此,人們還是認為米爾是打字機之父,至少是他的想法導致了打字機的研製成功。
後來,不少人繼續研製。1829年,威廉·巴特在美國取得了打字機專利。當時打字機在美國叫植字機,在歐洲叫浮雕機。1833年,法國的普羅簡製造出他自己設計的打字機,並獲得了發明現代打字機的榮譽。1843年,美國的查裏·瑟伯製成了一種新型打字機,雖然能在紙上打字,但速度卻很慢,因此並不實用。1866年以後,歐洲和美國的一些發明家都在熱心研究打字機。其中對打字機改進最大的是美國的CL肖爾斯。
肖爾斯發明的打字機和現在使用的打字機相比,體積又大又難看,隻能打大寫字母,但它是一台很實用的打字機。它的文字盤和鍵很像現在的打字機,在打一個字以後使紙向後移動位置,與現在的移位裝置原理完全一樣。肖爾斯的打字機發明以後,由於不太好使,雖然幾經修改,仍不夠完善,所以未能立即推廣使用。不久,機械工程師約斯特開始幫助肖爾斯進行研究,肖爾斯的朋友登斯摩爾出錢資助。盡管如此,隻靠肖爾斯和登斯摩爾的力量仍不能取得成功。肖爾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以12萬美元的代價,把打字機的專利賣給了生產武器的雷明頓公司。
雷明頓公司買到專利以後,對肖爾斯的打字機進行調查後才發現,該打字機距離實際應用還有很大差距。因此,委托肖爾斯繼續研究。肖爾斯接受了委托,埋頭研究改進。在肖爾斯的努力下,雷明頓公司終於製成了打字清晰的打字機。這樣,打字機就開始大量地生產和推廣應用起來。
不久,肖爾斯因病去世了。肖爾斯是個謙遜的人,像許多發明家一樣,一旦他的想法得以實現並導致了各種各樣的打字機的產生,他便隱退了。他在去世前不久的一封信中寫道:“關於打字機的價值,我在初期所能感覺到的,它顯然是人類的福音,特別是婦女的福音。我深感欣慰的是我為發明打字機做出了貢獻。我製造了一部我從未見過的好機器,全世界都會從它獲得好處。”確實,正是由於肖爾斯的不斷努力,才使得打字得到了普及,從而減輕了人們在辦公室手抄謄寫的苦差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後,人們不斷對打字機加以改進。肖爾斯的夥伴約斯特在另一家公司繼續研究打字機,也製成了一種打字機。開始時,有78個文字鍵,後來把大號字、小號字裝在一根杆上,從而減少了一半。此外,以前的打字機不能直接看到打字的部分,即使打錯了也不知道,直到全部打完之後,如發現有錯誤,隻得從頭再打。於是,約斯特做了改進,在1894年製成了可以看到打字部位的打字機。
這樣,打字機經過不斷改進,使用起來方便多了,打字速度也很快。普通的打字員,1分鍾大約能打45個字,快手1分鍾能打90個字。最快的會每分鍾打143個字,比一般人念文章的速度還快。尤其是電動打字機的問世,比原來的工作效率還要高得多。由於打字速度超過了鋼筆書寫的速度,美國和歐洲的新聞記者都隨身攜帶小型打字機,不再用鉛筆寫文章,而是把用打字機打出的稿件直接送到報社。後來又製成一種無聲打字機,比普通打字機小得多,攜帶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