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歐洲大地戰火紛飛,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和以英法兩國為首的協約國正在戰場上作拚死的角逐。在這硝煙彌漫的戰場,一個個年輕的小夥子變成了一批批重危的傷員,被送到了各個戰地醫院。他們身遭槍傷,大量出血,生命危在旦夕。
當時,正在英國一所戰地醫院工作的斯托克醫生,見大批的無辜士兵就要被無情的戰爭奪去生命,心急如焚。醫生的職業感使他堅定信心:自己雖無力控製這場戰爭,也要用全力將這些士兵從死亡線上奪回來。
斯托克醫生詳細地研究了傷員的病情,他們大都因失血過多而呼吸困難。呼吸主要是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以維持人體的新陳代謝。用什麼方法才能把氧氣輸送到病人的體中呢?
他經過一番研究和實踐,終於發明了“鼻管輸氧法”。他把橡皮管的一端接到貯存氧氣的鋼瓶上,另一端插入病人的鼻孔,給病人輸送適量的氧氣。於是,一批批傷員被他從死亡線上拯救過來了。
就在斯托克醫生發明“鼻管輸氧法”、拯救了大批傷員的第二年,德國又在戰場上使用了具有強大殺傷力的窒息性毒氣,成千上萬的英法士兵在極度痛苦中死去,全世界陷於一片恐怖之中。麵對這個痛心的事實,斯托克醫生又廢寢忘食,發明了一種“氧氣室療法”,在一間封閉的特殊房間裏,充入含有70%氧氣的空氣,然後把中毒的士兵抬進房間。果然一批批中了毒的士兵在這特殊的房間裏獲得了新的生命。為此,斯托克醫生受到了英國政府的嘉獎。
斯托克醫生的創舉,開辟了人們用氧氣來治病的新途徑。現在,各醫院裏都備有氧氣鋼瓶,以供垂危病人呼吸。高血壓、肺水腫、心髒病、關節炎、神經炎、貧血、煤氣中毒等多種疾病都能用氧氣來輔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