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次,有一個人患病,請華佗治療。華佗說:“你的病很深,隻有剖腹開刀才能見效。
然而治好以後,你的壽命也不會超過10年。你就忍受一點算了吧!”那個人忍受不了病魔的折磨,堅決要求華大夫給他開刀做手術。華佗照例先讓病人用酒吞服“麻沸散”,使他失去知覺,然後用鋒利的手術刀剖開他的腹部,將腹腔內的潰爛部分清除掉,然後縫合起來,塗藥敷治。疾病很快就好了。那個人十分激動地說:“華大夫,能健康愉快地活上二三年,比痛苦地活10年還要強呢!”
上述病例說明華佗已經能夠成功地進行諸如腹腔腫物摘除、胃腸吻合等大手術。華佗在1700年前,之所以能成功地進行這樣高明而成效卓著的腹腔外科手術,是和他已經掌握了麻醉術分不開的。他是中國第一個用麻醉法的人,也是全世界最早運用麻醉法的人。全身麻醉術的創製成功,使許多看來難以進行的大型外科手術變為可能,這樣就擴大了外科手術治療的範圍,為人類戰勝疾病痛苦提供了新的手段,同時也為醫學的發展開拓了新的研究領域。這不僅在中國醫學史上是一個重大發明,在世界醫學史上也是一項傑出貢獻。華佗的麻醉法曾經傳到朝鮮、日本、摩洛哥等國。據拉瓦爾在《世界醫藥學史》中說:“阿拉伯人使用麻醉劑可能是中國傳去的,因為中國名醫華佗是擅長此術的。”歐美各國的醫學界,直到19世紀初期才施行全身麻醉法。這和華佗相比,晚了1600多年。
華佗運用全身麻醉進行外科手術的方法,對於那種克服疾病完全抱著消極態度,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迂腐見解也是一個有力的批判。他從樸素的唯物主義立場出發,破除封建迷信。敢於革新創造,為了給人治病,不但“毀傷發膚”,而且敢於開腸破肚,大膽進行手術治療,表現了高度的科學態度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華佗的這種高超醫術,在當時世界醫學界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華佗醫技精湛,名揚四海。然而,他不為名利所誘,不為威武所屈,最後慘遭曹操的殺害。
他生前曾把自己的豐富經驗進行了總結,寫成了多種醫著。臨死前,他把整理的一部醫學書稿交給獄吏,並告訴他說:“此書可以救治人,你留著吧!”但是獄吏怕受牽累,不敢接受。華佗也不強人所難,向他索取柴火,將書燒掉了。所以華佗的醫術沒有專門著述流傳下來。他的弟子曾經把他的經驗輯錄成書,但是也隻有書名散見於一些史籍和醫書中,而內容卻大部分亡失了。此後1000多年,“酒服麻沸散”的藥方也就失傳了。麻沸散的失傳是人類醫藥學史上的一大損失。
此後,古人重新研製並使用過一些麻醉藥,如晉唐時期的乳香酒、烏頭酒,宋元時期的睡聖散,明清時期的蒙汗藥,但都未能達到完全有效的麻醉要求。為此,後人十分惋惜“麻沸散”處方的失傳。
由於中藥的組方配伍猶如“魔方”,數味藥組合而成的方劑,其療效絕不是單味藥療效的相加。例如,張仲景所製“四逆湯”一方中的甘草、並無強心功效,而加上單用時強心作用並不明顯的附子之後,卻使該方具有明顯的強心作用。因此,重新摸索“麻沸散”的配方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古人的中醫藥學方麵積累的經驗,來源於無數次臨床人體應用的檢驗,而其理論古樸簡奧,難以準確理解和掌握。因此,每一則藥方往往蘊含著幾代人的心血,一旦失去便難以再現。這也許是中醫藥學重繼承、講尊古的重要原因。
幾年前,我國外科醫師和麻醉師合作,用曼陀羅花等作為手術麻醉劑,取得可喜的效果,使湮沒的中藥麻醉劑重放異彩。實踐證明,它不僅效果可靠,使用安全,而且有抗休克、抗感染的優越性,是其它麻醉劑所不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