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轉轉,然後搜集情報吧。”隻能這麼做了,而走出門的葉寧剛好撞見了自己的房東,那是一個肥胖的中年女人,這具身體的原主人本能對著她存在著殺意,而這中年婦女也絲毫不掩蓋對他的厭惡,但卻從不關心被他綁架勒索欺淩的女人,她所在意的隻是自己出租的房間是否保持整潔罷了。
“那些女人會受到如此大的痛苦,你算是幫凶呢!”這一刻,他的殺意好不掩蓋,在特殊技巧的運用下,殺意集中對肥胖女人釋放,那刻薄婦女尖叫了一聲便昏了過去。
“麵對被邪惡欺負的人而保持冷漠,裝作看不見聽不到的樣子也是一種惡啊,算了,就小小懲戒一下吧。”葉寧淡淡地說道。
他說的話語也不是沒有起因的,他看過馬丁·尼莫拉寫過的一首短詩,尼莫拉曾是納粹的受害者:
“在德國,起初他們追殺共產主義者,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主義者;
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後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
此後他們追殺天主教徒,我沒有說話——因為我是新教教徒;
最後他們奔我而來,卻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
沒錯,麵對對其他人的暴行而不去阻止,最後你被人同樣施以暴行自然也沒有人會站出來幫助你了,而像肥胖房東這種“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人其實很多,特別是在物價世界第一;根深蒂固的社會文化習俗造成了日本形形色色的【競爭以外的壓力】。
日本的壓力其實是不小的,這一點在日本人圈子內尤為深重。
作為一個外國人,初來乍到這個圈子,會被日本社會的有序而騰出的空間而感到愜意,但如果經過了一段漫長的時間,要加入這個圈子,需要承擔等同的責任——必須為別人讓出空間時,你也會和他們感到一樣的壓力。
比起什麼競爭壓力,克己、人際關係、等級製度的壓力要嚴重、迫切的多,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
沒錯,許多日本人因此心裏變態起來了,日本女高中生***然後工作後拍艾薇什麼的,這也是一種釋放壓力的方法,雖然在葉寧看來非常瘋狂就是了。
而此刻,街上的鍾指針也指到了五點鍾的方向,這一刻,空氣中的能量開始爆發起來,就猶如往平靜的水麵投石頭一樣,瞬間激起千層浪。
“逢魔時刻嗎?”逢魔時刻是日本古語,日本古代時,認為黃昏是日與夜的過度時段,是人與妖魔鬼怪可以同時出現的時段,所以,把黃昏這個時段稱為逢魔時刻。而現在,葉寧覺得這句話在這個位麵說的很對,他現在完全感受到魔力在體內膨脹的感覺了,而且空氣中的能量品質上了一個台階,自身吸收轉化成的魔力品質也變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