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內開工項目:1、通路工程、2、引水工程、3、蔬菜大棚初期工程、4、村委辦公樓工程
五:籌資方案:
籌資方案有兩個方麵:一是捐款;二是到上級部門請求撥款。
自覺捐款數字肯定不太,但即便是杯水車薪也有勝於無。一分錢不嫌少,一萬元不嫌多。
上級部門請示撥款難度也相當不小,可大家都必須有信心,工作再難,畢竟辦法總比困難多。集思廣益,多條腿走路總比一條腿走路要快。
大家對這個規劃的可行性進行了研究,對於村裏路投資過大十分擔憂。僅基礎建設投資總共需要資金上百萬元,在當時聽起來無疑是個天文數字。
林凡正忙著登記,村裏會寫毛筆字的人不多,林凡隻好親自下手,會計臨時由主任擔任,全體黨員是現場所監督員。
林凡當場所拍板捐資十萬元,在座的黨員幹部也紛紛解囊相助,一時之間,黨員會又演變成了集資會。林凡吩咐將紙筆取來,於是一張大紅紙上有了村委計劃和修路工程集資情況公示。兩張大紅榜便張貼在了林凡家門外矮牆上。
外圍的村民受到了感染,林凡家出現了令人激動的捐款場麵,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先把名字和數目報了上來。
“我個人捐二萬,我代表鎮政府捐助二十萬。”一個粗獷的聲音響起,眾人才發現鎮書記出現在了捐款的現場。
“李書記,對不起,我沒注意您過來了。”林凡尷尬地笑著,滿臉是謙意。
“小夥子,上任第一天就開始就東山溝的建設和發展藍圖。看來的的選擇沒錯,東山溝村發展有希望了。”李書記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他現在就是伯樂,終於發現了千裏馬。
“我個人捐款二萬,我代表政府捐款二十萬,馬上登記!”李書記斬釘截鐵。
現場傳來雷鳴般的掌聲,整個會場人員沸騰了,在李書記的帶領下鎮裏的幹部也加入了捐款的行列,場麵異常火爆。一張張大紅榜貼了出來,人們到處是歡聲笑語。
而此刻的關靜斐她們正在用自己攜帶的拍照攝影工具默默地記錄著這發生的一切,能夠見證這個曆史場麵,他們的心情非常激動。
市裏的記者在縣政府人員的陪同下,也秘密地來到現場,記者們首先對現場的情況進行了觀察。
杜毅飛也來了,他在擁擠的人群外麵,想要找到林凡,可一時還擠不進去。他隻能先和在外麵拍照的關靜斐聯係上,隨同他們在外圍轉來轉去。現場的情況令他大吃一驚,在他心中,林凡就是個平凡的哥們,沒想到他在村裏鬧出這麼大的動靜。
他把縣城裏發生的情況和關靜斐介紹了一下,關靜斐她們也非常高興。當說道有驚無險時,幾個人發出了得意的笑聲。
縣政府帶隊的是縣裏的一個辦公主任,他發現村裏的情況後及時地將情況向縣長作了反映。縣委縣政府正在研究新的方案,東山溝的事情一時提上了縣委的議事日程。
了解了情況的記者決定對林凡進行當場采訪,在人們忙忙碌碌捐款的同時他們架起了攝像設備。人們驚異地看著這一群不速之客,對於這樣的設備村裏人都很陌生,迅速在他們周圍圍成一團。知情人情恒迅速向林凡進行了彙報。
李書記和林凡從屋裏走了出來。記者們正好完成了準備工作,向村裏人打聽那位是村支書林凡同誌。林凡隻好來到了記者麵前。
“請問林凡同誌,你是什麼時候參加村裏的工作的?”記者已開始了提問。
“我是今天新上任的,這是我第一天開始工作。”林凡坦然自若。
“請問村裏的規劃是你深思熟慮的嗎?”記者關心林凡對村裏的規劃是否可靠。
“是的,我們已經對可行性進行了研究。”一談到建設藍圖林同不禁有了自豪感。
“你才上任一天,對於你設計的藍圖你有幾分把握完成?”記者又問。
“我們計劃的建設同期是三年,三年內我們一定能夠實現!”林凡信心十分堅定。
“您對你設計的藍圖如此有信心,您的依據是什麼?您的目標定的是不是太大了?”
全場的人們都將目光轉向林凡,這個問題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對於能不能實現,施政者如果沒有信心,想要下一步落實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