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的飛快,林凡三兄弟已經在外學習二個多月了,他們每個人都有了不同的收獲,在學習的同時也不同程度獲得了友誼。
在梨花和桃花的幫助下,林凡不但不學會了苗圃冬季的田間管理而且對大棚蔬菜的種植和病蟲害防治有了一定的了解。他現在的情況,雖然還沒有能力和精力搞大棚的建設,但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時機一旦成熟,說不定就由量變轉化為質變那也是說不來的。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麼!
林凡和老陳一家從初次接觸抱有戒心到處成一家人的關係,林凡付出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陳傑和來平這段時間的共同勞作也和林凡關係鐵了起來,他們除了佩服林凡勤奮能幹外,最佩服的是林凡虛心好學的精神,他們倆在苗圃幹了這麼長時間還沒有林凡發現的問題多,從開始的一竅不通到最後把陳傑他們問的啞口無言,他們都要很佩服林凡的鑽研精神。吃苦耐勞、勤奮好學、待人忠誠、寬宏大量這些好詞都是梨花和桃花送給林凡的讚揚。老陳一家像對待親人一樣對待林凡。林凡也把這裏當成了他的第二故鄉。
快到年關了,苗圃的工作也做到位了,林凡有了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感覺,回家的心思也多起來,梨花看在眼裏老是和林凡說:這裏就不是你的家嗎?看把你急的,大姑娘等著你呀!林凡笑笑。是啊,有大姑娘在等著,妒忌啊!桃花在場的時候不免又加了句:怎麼我姐還不夠吸引你的,我姐還配不上你這個打工的小子啊!大家哈哈大笑,比較木納的陳傑也不住地笑起來。玩笑開多了,誰也不怪誰,覺的這是種習慣,不鬥鬥口老覺的沒有意思,家裏人也司空見慣了,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不鬧鬧大家都覺的沒有氣氛。
林凡把自己想搞苗圃的想法和老陳也講了,老陳沒有了意見,反而高興地說,真有了問題讓梨花和桃花去幫你,不要顧慮技術上的事,隻要你有了條件,放手幹就是了,我們就是你堅強的後盾。說到包地的事,老陳還根據自己的經驗給林凡出了好多主意。
年關一天天近了,人們都在做著過年的準備,老陳也是個大方的人,將煙酒給林凡準備好了,還安排梨花和桃花陪林凡到城裏去買套衣服,小夥子嘛,人靠衣裝馬靠鞍裝,沒有套像樣的衣服怎麼能行呢!盡管林凡一再推辭,老陳也堅決不答應,沒有辦法,林凡拿著老陳給準備好的禮品穿著新衣服向家裏趕去。相處時間長了,沒有感情那是假的,梨花和桃花一直將林凡送出車站,淚水都下來了,一個勁地叮囑林凡過完春節早點回來。林凡答應了,因為還有好多的東西沒有學到手,理論和實踐畢竟不是一回事,要不怎麼一直說理論聯係實踐呢!
在這兩個月期間內,林傑和林兵也不同程度地回過家裏,活幹的多了自然也就習慣了,兩人不再是愣頭愣腦的什麼也不懂了,對苗圃的工藝雖然沒有林凡學的精細,但畢竟是實踐出真知,講起如何管理和經營,兩小子也頭頭是道,他們三兄弟各有各的收獲。
對於林凡,哥倆那是由衷的佩服:看人家老大,又是酒又是煙的,除了工資人家還混上了過年的新衣服。林凡也沒有讓小哥倆失望,不就是新衣服麼,直接到城裏給搞了兩套,小哥倆高興的什麼是的。
農村人過年,富的富過,窮的窮過,沒有什麼定數。富裕了每人整套衣服,整口豬,那過個年也能吃得下。窮了,有三斤豬肉,沒了新衣服照樣也要過。
家裏已經準備停當了,兄弟三人穿著新衣引來了村子裏人們的羨慕,林凡沒有考慮這些,多準備些酒菜適當時機請一下村裏的大小領導。想要包地沒有了村級領導的批示那可是萬萬不能的。小丫的叔叔是村裏的會計,想要聯係村領導,一個是要找好時機,另外還得有技巧,不然沒有人理你,反正是你求人家,又不是人家求你。
林凡回來的時候葛紅梅和小丫又興衝衝地去接他了,看到三兄弟一身光鮮大包小包的樣子她們倆人由衷地高興,場麵也是相當感人,林傑和林兵瞪大了眼睛,心裏無限地羨慕,林凡這個老大那可是財色雙收啊!不但賺到了錢,還有兩個美女姐姐又摟又抱的。什麼時間也有人想著我呀,這倆小子心裏暗暗想著,哈啦子都流出來了。
村裏人沒有了驚詫,他們已經司空見慣了這樣的場麵,年輕人麼,沒有個朋友,哪才是不正常,隻不過她們好像力度大了點,可人家樂意,你也隻有看的份,說個閑話,人家都不在乎,還說的有什麼勁。
東山溝土地下戶時有三片果園,分別承包給了村裏的三戶人家,這幾年果林的收入也不太好,其中兩片果林已讓人處理了:樹林變成耕地。林凡想隻要能將其中一塊拿下來,他的苗圃就有了根據地。每一塊有二十畝大小,有塊果林旁邊還有一口池塘,雖然是死水,靠老天夏季多雨時補給,可隻要處理得當,冬季用水也就有了著落。即便遇到天旱,也可在附近拉或買點水以滿足冬天補充凍水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