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可惜,她,似乎愛的是未國的皇帝。
所以,回國之後,宣問每天把自己關在府邸裏,不停地喝酒,醉到不省人事。
我勸了數回,也無濟於事。
皇伯伯看得也是頻頻搖頭,整日裏唉聲歎氣。
有句話說,解鈴還需係鈴人,此言果然不虛。皇伯伯一跟他提起筱桐也會出使靖國,他馬上就從酒醉中清醒過來,並且立刻接下了使者的差事。
這種時候,我總是無比羨慕筱桐,她可以讓宣問傾心至此,而我,在他心中,卻始終什麼都不是。我,所能做的,隻有靜靜地看著他,守護在他的身邊,如此而已。
在靖國,我們過得很愉快。隻是每每看著宣問看向筱桐的眼神,就好像在看著另一個自己一般,心裏是說不出的酸楚和苦澀。
離開靖國之後,我與小堰先行回國傳遞協議書,而宣問,則是一路追隨著筱桐離去的方向而去了。
在這期間,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宣問回國不久後便同意繼承皇位,並且將會封我為皇後。
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的心裏,除了驚喜,還是驚喜。盡管不知緣由,但還是高興得不能自已。
然而,當我真正成為他的皇後之時,我才明白,事情並非我想的那樣。婚後,他一直與我相敬如賓,並且一直不曾與我圓房。我知道,那是因為,在他的心裏,始終都有筱桐在裏麵。
所以,我不吵也不鬧,至少,我現在每天用膳的時候,還是可以見到他的;至少,我可以待在他的身邊,每天噓寒問暖地關心他,這就已經足夠。
出使未國,著實是因為生活太過苦悶,宣問在娶我之前就曾說過,他此生,不會再娶別人了。
來到未國,看到筱桐與未皇恩愛親密的模樣,我的心中湧現出無數的豔羨。
不知要到何時,我與宣問才能如他們這般幸福呢?還是,這一天永遠也不會到來嗎?
筱桐是個很講義氣的朋友,她給我出了很多的主意。我驚訝於她對男人的心理如此了解的同時,也按照她說的去做。
漸漸的,我發現了,她的辦法似乎頗有成效。於是我又繼續,在宮裏的時候對宣問總是噓寒問暖體貼備至。但又時常去未國小住上一段時日,跟著筱桐學習一些治理國家的方法。
久而久之,宣問果真如她所說,每次催我回宮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了。
這樣的狀況,一直到兩年後的第一次三國會議結束後。
宣問對我的態度忽然好了很多。甚至於,回國的當天夜裏便與我圓了房。
我本不知為何,當宣問說是筱桐指點了他時,我心裏的失望無法言喻。可是,當他說他好像有一點愛上我了的時候,那之前的失望卻又被喜悅充斥而變得那麼渺小。
那一刻,淚水盈滿了我的眼眶,我想,我的付出終於得到了回報。現在,還隻是一個開始,以後,還會有更多……更多……
雖然我並不知道,筱桐在他的心底,究竟占有多重的位置,可是至少,我知道了,我在他的心裏,已經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