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
天涯石街。
這是一條有點年頭的街道。這裏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都有各自的曆史。
最有名的是街口上的那塊條狀的石頭,它立放街邊,石頭周身上下已被人摩挲得光亮圓滑,石上刻有“天涯石”三個古字。
這塊“天涯石”高約2米、寬約1米,它何時安放於此已不可考。此石通體黝黑,有人認為它是天上墜落的隕石,也有人認為這是古蜀人為祭祀而立的一塊石碑。
《蜀中廣記·嚴遵傳》中說,漢朝出使西域的張騫去探尋黃河源頭,回來的時候船中載一大石,跑到成都去請教精通天象的占卜大師嚴君平。
嚴君平看了張騫帶回來的這塊石頭,驚訝地說:“去年八月有客星犯牛郎和織女星,原來就是你啊?這是織女支撐織布機的石頭嘛!”
張騫對嚴君平佩服得五體投地,回答說:“然。吾窮河源至一處,見女子織錦,丈夫牽牛,吾問此何地?女子答曰:此非人間也,何以至此?因指一石曰:吾以此石寄汝舟上,汝還以問蜀人嚴君平,必為汝道其詳。”
嚴君平曰:“吾怪去年客星入牛、女,乃汝乘槎已到日月之旁矣!”
後來,張騫遵織女之意,將此石留在了成都。古人認為此石是張騫從天涯尋回,所以就叫它“天涯石”了。
天涯石街雖說是街,其實隻是一條窄窄的小巷子,寬度隻有旁邊街道的一半不到,連車輛都不能通行。
小巷子的一邊,曾經是蜿蜒流過的古金河。
以往的老成都河渠縱橫,光是從城裏穿流而過的大小水道就有金河、府河、禦河、南河、摸底河,其中的金河就從天涯石街旁邊流過。
那時,金河的兩邊長滿茂密的竹林和樹木,清涼的河水常年流淌,人們就在這河邊挑水、洗衣,也是居民們夏日納涼和小孩們玩水的好去處。
過去的老街寧靜而安詳,春秋都能望見天空中有成群的大雁遷徙,天涯石街的院子上空也常有老鷹盤旋,誰家放養的小雞一不當心就會被貪婪的老鷹掠下來一口叼走。
每當夜幕降臨時,數千隻歸巢的老鴰掠過天空,紛紛落到金河兩邊的林子裏棲息。
那時沒有路燈,昏暗街邊的核桃樹上,川人稱之為“鬼燈哥”的貓頭鷹時不時發出幾下淒厲的叫聲,嚇得膽小的孩子些早早地就溜回了家,再不敢出門頑皮了。
歲月輾轉,金河已然成為傳說,天空中的老鷹和樹上的“鬼燈哥”也早已被人類滅殺殆盡,就隻剩下這窄窄的青石小巷和老宅舊院。不過巷子兩邊的路旁,幾十棵當年的黃桷樹還在,已然生出了遮天蔽日的濃蔭。
在小巷中間有座老宅,是這條老街上最氣派的建築。
老宅的大門由青磚砌成寬大的拱形門洞,在門洞右側嵌有一塊紅砂石,上書兩個魏體大字:“頤廬”。
雖曆經百年風雨,字跡依然清晰可辨,筆力遒勁、工整大氣。據說這兩個字乃是出生於四川廣漢的國民黨大佬戴季陶當年親筆所書。
門洞上方,刻著“大樹家馨”四個字。門洞下麵是黑漆推光的雙扇大門,門上鑲著一副口銜門環的銅製獅頭,肅穆森嚴。
門洞兩側,各立有一個栩栩如生的石獅。
自然,頤廬這樣的宅院,絕非尋常人家所居。這小院的南牆上,嵌著一塊刻有“楊亦卿自家牆界”的石碑,表明這牆及其以南都是楊家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