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二,晉太元中武陵人也。一漁人,其實為當地鄉舉裏選的準官人。但因其生性不喜官場且又崇尚自由,便屢屢推辭。也因此令許多人說他不識抬舉之類的言語,在他耳中也是聽過的,置之不理也就是了。此人滿腹經綸,仁義禮智信樣樣不想擱違,卻因如何也放不下心係的田園之樂,是怎也不肯入世。與妻兒居於武陵,捕魚為生,怡然自得其樂。
一日夜裏他在常常捕魚的河下灑下了網預備第二天清晨收去,告妻子:“夫人,明日可能會起的較早,煩你為我備著吃食相帶,要早些,不然那肥碩的魚兒恐為他人所奪啊!”妻子當然理解言:“相公所言極是啊!東西自會備好,可是聽聞明日有暴風雨,不知真假,勿忘帶了蓑去才好!切切要小心為上,網魚收罷,見勢則歸啊!”“是”。漁人堅定地回答了妻子所囑!又言:“可不要吵到孩子們休息才好啊!”他望著熟夢中的兒女說道,眼中盡是慈愛。妻子默默點頭,熄了油燈,便睡下了。
一夜睡過,天尚未亮,成二妻子便起身烹飪備好丈天捕魚所需吃食,聞見香味,成二同樣翻身而起,下床拿好桌子上早己備好的吃食,蓑與妻子告別即要出門,走出幾步,妻子便小跑追來硬塞了一把油紙傘:“多個防範啊,小心漲潮!”成二滿口答應向淩江走去。走小一會兒到自己小舟旁,躍身一跳,躍入舟中。此時由於體重也許捆繩年久未換,發出:嘶~的一聲兒,可是成二一心在收網上,並未注童這聲響,而且船又有較強烈晃動,此時天色甚早於是空無一人一舟。正當成二跪在船板上準備檢查魚捕獲如何時,餘光卻看到那側一個巨浪將要拍過來,他下意識將頭埋進船板裏用手把頭,就在一幾乎同時,己經刮了一大會兒的風也終於帶來了雨.他見雨勢十分之大就手忙腳亂地披上蓑,撐傘護住了頭部,他發現又一巨浪由於下雨漲潮形成,他連忙又像剛才一般躲避此時那把舟與岸連在一起的繩子再也忍不了浪打風吹舟搖晃!漁人隻聽見嘶的一聲,心知繩子斷了,心想:糟了,這下不知會隨舟飄向哪兒去啊?!可浪很大風雨也很疾,實在沒辦法起身舟隨流而去!他仍就保持頭俯船板這最安全舒適的姿勢,能感覺到船在不斷極速被浪推著向下走.
浪聲,風聲,雨聲,另他心急如焚,不斷歎息。不知過了多久,感到船速很慢很慢,達到那種安全的速度!
心中默想:船停了嗎?一看便知!於是謹慎好奇地抬起頭。。卻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不是驚而是喜!隻見他的船如今在一條小溪中慢行,可他明明在淩江捕漁啊!隻有兩個船勉強能通過的寬度!溪兩旁盡是桃花樹,一直綿延,不知盡頭,整齊劃一,令人稱奇!最妙並不至此!桃花僅在溪旁兩列,而桃花樹以裏便是生機勃勃的春草,青地閱目,綠的超凡!紅桃花,綠仙草!此情隻應天上有,人間何處幾回聞?看得漁人忘記了一切剛剛發生的不順意,這裏的天空也是睛朗,無半絲烏雲痕跡,漁人心情甚為愉悅,不禁躺在這綠油的地麵上享受閉目時光,一陣清風襲來,隻見桃花四落,落在地上,在漁人的身上,紅花青草相映,繽紛如此,此地便是天宮!!
(夾岸數白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一番美景惹地他愈發想要知曉前方是否還有其它奇異之景“如果這天宮的始端尚且如此美妙,那麼前方呢?!”
帶著疑惑好奇,不停向前走去,此時他想像自己就是小孩子:快樂的在這桃林綠海中任意徜徉穿梭,那孩子用稚嫩的聲音大喊道:我要走到這盡頭!―最美的地方!這自然是成二的想像而己。思緒回到現實的他自己也笑了。搖搖頭,但並非是否定自己簡單的快樂。不知不覺中,他似乎已走到了桃林盡頭,因為可以清楚地看前處再無林木。這仿佛也是水的發源之處,此地可見一山,青蔥挺拔,十分巍峨。定睛一看,他就被山上的發光的一部分吸引,:“山會發光?奇啊!”他邊向光處邊說:“今日所見皆奇!”說罷一笑,他己經到了這光處。仔細看去,卻原來這並非是獨獨的一束光,而是山上一小口,光發自這口,也不足為怪了!:“這口是通到哪裏去?!”這又使他倍覺驚奇,自語道。站立稍思索,似思考,似猶豫。他低下身子便向口中入,始時極狹,勉強使一人匍匐前行,過了約摸半刻,便愈發敞亮起來,竟可供一人直立行走,洞裏仍散發清香,兩岩壁長滿草色青苔,竟也極其翠綠,不知怎地,他用一手指在岩壁一抹,頓時指上滿是青苔,又鬼使神差般將綠手指放於鼻前一嗅,:“可真香啊!”他麵帶享受地說道:莫非是通住天宮之捷徑!於複又向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