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回 不謀歸(二)(2 / 2)

不及李氏開口,鄭氏便詢環丹道:“可知陛下是否信了公主之言?”

環丹搖了搖頭,道:“陛下與公主敘話之時無人在旁,便是大監亦是於禦書房外伺候。來報之人隻道是公主一臉慍色出了禦書房,待至閶闔門前換車駕之時還斥責了為其抬輦的內侍。”

自春上李氏知了禾真實之身,便暗地著人尋訪一切與禾相關的人事。那日知了皇帝令禾往白馬寺上香禮佛,李氏自是計上心來。

未免後患,李氏自是哄了鄭氏由其出麵令鄭氏族人引了那郎中往白馬寺“偶遇”昭儀,再暗中將那郎中滅口,來個死無對證。因了盧氏堂兄乃樂浪公主駙馬都尉,又哄了盧氏令樂浪公主相助,方才有了那日彭城公主駙馬都尉府所現之事。

待環丹言罷,鄭氏麵有憂色,道:“夫人,若今日公主於陛下麵前已扳倒昭儀自是不會如此神情,倘若此計不成,我等豈不弄巧成拙?”

盧氏於一旁亦是怯怯道:“夫人,倘若陛下知了此事乃我等所為,這可如何是好?”

李氏見二人自亂陣腳,心下惱怒,然此二人乃其左膀右臂自當竭力拉攏,於是笑著寬慰道:“吾與二位阿妹日日於這深宮之中,又怎知外麵發生之事?”

見二人一臉茫然,李氏以袖掩麵輕笑道:“彭城公主心性豪爽又極重姊妹情義,莫樂浪公主有囑於其,便是樂浪公主不做叮囑,以彭城公主的心性亦是不會將其道出。彭城公主本就不喜昭儀,如今得了那郎中死訊自是認定此乃昭儀所為。”

鄭氏猶疑道:“夫人,您那日言此舉可保妾表姊一門平安,若依方才公主離去之時神情而言,陛下定是未有斥責昭儀之意,那我等豈非多此一舉?”

李氏行事素來有備而為,聽聞鄭氏之言,李氏咧了咧嘴,道:“此舉若能令陛下厭了昭儀那自是從人願,便是不能亦可令彭城公主知了其真實之身而更厭惡於其,於你我而言豈非好事一樁?”

頓了頓,李氏接著對二人道:“既然彭城公主離宮之時麵有慍色,那自是於陛下處未曾討得法。陛下素來嬌寵彭城公主,若因了昭儀而受陛下斥責,豈非更令公主惱怒於昭儀?”

盧氏此時心內已知李氏之意,笑道:“夫人所言極是,這彭城公主乃陛下胞妹,與陛下情義自是非常人所能及,若其果真厭了昭儀,那這昭儀日後便是要自求多福了。”

李氏讚道:“盧阿妹果然剔透玲瓏心!此番所計之事亦虧得兩位阿妹同心協力方可成事。”

鄭氏此時方恍然大悟,忙奉承道:“夫人深謀遠慮,妾自愧不如。”

李氏一手拉鄭氏,又一手拉盧氏,道:“這昭儀魅惑君上,獨承恩露,吾隻是為眾姊妹鳴不平!如今吾既掌了這治宮之權,便要為眾位阿妹博一番恩寵。”

望著鄭盧二人,李氏道:“你我姊妹若能同心,其力便可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