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輻射霧:日落後,地麵的熱氣輻射至天空裏,冷卻後的地麵冷凝了附近的空氣。而潮濕的空氣便會因此降至露點以下,形成無數懸浮於空氣裏的小水點,這便是輻射霧。它主要在秋天或冬天的清晨,天晴且風弱時出現,在日出後不久或風速加快後便自然消散。大多出現在晴朗、微風、近地麵水汽比較充沛且比較穩定或有逆溫存在的夜間和清晨。
(2)平流霧:暖而濕的空氣作水平運動,經過寒冷的地麵或水麵,逐漸冷卻而形成的霧,在氣象上叫平流霧。
(3)蒸發霧:冷空氣流經溫暖的水麵而形成的霧。蒸發霧範圍小,強度弱,一般發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圍。
(4)上坡霧:這是潮濕空氣沿著山坡上升,絕熱冷卻使空氣達到過飽和而產生的霧。形成這種霧的條件是這種潮濕的空氣必須穩定,山坡坡度須較小。否則形成對流,霧就難以形成。
(5)鋒麵霧:經常發生在冷、暖空氣交界的鋒麵附近。鋒前鋒後均有,但以暖鋒附近居多。鋒前霧是由於鋒麵上方暖空氣雲層中的雨滴落入地麵的冷空氣內,經蒸發,使空氣達到過飽和而凝結形成。
鋒後霧,則由暖濕空氣移至原來被暖鋒前冷空氣占據過的地區,經冷卻達到過飽和而形成的。因為鋒麵附近的霧常跟隨著鋒麵一道移動,軍事上常常利用這種鋒麵霧來掩護部隊,向敵人進行突然襲擊。
(6)煙霧:通常所說的煙霧是煙和霧同時構成的固、液態混合氣溶膠,如硫酸煙霧、光化學煙霧等。城市中的煙霧是由人類的活動造成的。早晨和晚上正是供暖鍋爐的高峰期,大量排放的煙塵懸浮物和汽車尾氣等汙染物在低氣壓、風小的條件下,不易擴散,與低層空氣中的水汽相結合,比較容易形成煙塵(霧),而這種煙塵(霧)持續時間往往較長。
(7)穀霧:這種霧通常發生在冬天的山穀裏。當較重的冷空氣移至山穀裏,暖空氣同時亦在山頂經過時產生了溫度逆增現象,結果生成了穀霧,而且可以持續數天。
(8)冰霧:當任何類型的霧氣裏的水點被冷凝為冰片時便會生成冰霧。通常需要溫度低於凝點時才會生成,所以常見於南北極。
4.速戰速決——閃電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中這樣寫道,“列缺霹靂,丘巒崩摧”,詩中“列缺”指的便是閃電。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閃電的威力確實不一般。下麵,我們就一起走進“閃電”的世界。
閃電是指雲與雲之間、雲與地之間和雲體內各部位之間的強烈放電。暴風雲產生的電荷,底層為陰電,頂層為陽電,在地麵產生陽電荷,如影隨形地跟著雲移動。正電荷和負電荷彼此相吸,但空氣卻不是良好的傳導體。正電荷奔向樹木、山丘、高大建築物的頂端甚至人體,企圖和帶有負電荷的雲層相遇;負電荷枝狀的觸角則向下伸展,接近地麵。最後正負電荷終於克服空氣的阻障連接上巨大的電流沿著一條傳導氣道從地麵直向雲湧去,產生出一道明亮奪目的閃光。一道閃電的長度,短的可能隻有數百米(最短的為100米),但最長的可達數千米。閃電的溫度極高,高熱使沿途空氣劇烈膨脹,空氣移動迅速,因此形成波浪並發出聲音。閃電距離近,聽到的就是尖銳的爆裂聲;如果距離遠,聽到的則是隆隆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