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的城內,戰鬥更加激烈,已完全陷入白熱化。
穆爾哈齊率領著近萬人的綠營兵,與漢軍做著最後的對抗。
這座刺魯城雖然叫“城”,然而範圍卻十分大,南北有三十餘裏,東西有四十餘裏,而且城內有城,外城居住的是普通綠營和八旗軍士的家眷,內城居住的是八旗各級軍官們的家眷,現在雖然外城攻破,內城卻依然完好,穆爾哈齊在內城的唯一出口處布下防禦,與漢軍決戰。
本來內城是有四個出口的,可是為了方便管理,同時也是為了一旦漢軍攻過來,激勵族人背水一戰,穆爾哈齊下令堵住了其他三個出口,隻留這一個出口。
也正是因為這樣,沒有任何後顧之憂的穆爾哈齊率領萬餘將士,以內城城牆為依托,進行著堅決的抵抗。
穆爾哈齊知道漢軍戰鬥力強,如果出城決戰的話,自己這點力量根本就不夠看,所以他命令將士們躲在城牆上,進行著艱苦卓絕的抵抗。
這座城域外城同時修建,由於時間比較倉促,其實準備的防禦器械並不充足,甚至就連弓箭都並不怎麼充足,於是他們利用那些自製的防禦器械來守衛著內城城牆。
對於這一點六合絲毫沒有意外,因為他早就通過係統知道了城內的結構,於是他命令將士們四麵圍城,然後同時攻打。
穆爾哈齊麾下的兵馬並不多,他隻是集中兵力守衛城門,其他地段的城牆卻幾乎空無一人,現在卻遭受了漢軍的攻擊,一旦漢軍攀上了城牆,自然就會對穆爾哈齊的大軍造成威脅,要按穆爾哈齊應該非常緊張才對,然而穆爾哈齊卻感覺不到絲毫緊張,依然沉著的應戰。
這並不是穆爾哈齊故意裝作不緊張的樣子,實在是因為即便是內城城牆,也隻有唯一的一個出口,這個出口就在穆爾哈齊大軍所在的位置,其他地方都是兩三丈高的城牆,從上到下並沒有樓梯,而且在城下還是一條深達兩丈餘的內護城河,那裏麵雖然沒有水,可是河底卻擺滿了尖刺、蒺藜和竹木槍之類的防禦設施,隻要你敢從城牆上跳下去,就算摔不死也會被河內的那些竹木槍給紮死。
所以穆爾哈齊並不擔心漢軍會從其他方向入城,因為不管從哪裏進去,都必須走這個唯一的出口。
然而劉和的大軍卻依然從其他地方爬上城頭,然後直接沿著城牆來到那唯一的出口處,向著守在那裏的女真將士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穆爾哈齊沒想到漢軍竟然會議如此直接的方式發起進攻,頓時被震驚了,不過為今之計,隻有不計代價死守下去,讓漢軍知難而退,才是唯一的出路,於是穆爾哈齊激勵將士們,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死守下去,因為後麵便是他們以及長官們的家眷,是女真的所有希望和未來的寄托,一旦被漢軍攻破,整個女真的根基就等於被滅,這對於族群來絕對就是滅頂之災。
穆爾哈齊自覺也充分估量了漢軍的強大戰鬥力,可是即便如此,等到雙方真正交手的時候,他才真正認識到了漢軍的強悍,同樣是單兵作戰的情況下,兩個女真人竟然都打不過一個漢軍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