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陶夫人及其子女主動要求離開彭城回丹陽回老家,可謂正中劉堅下懷。
可是,當劉堅張羅著替陶家人收拾行裝,並一咬牙將許多本來屬於公家的貴重物品都給陶家裝上車,甚至還親令典韋率100名精幹將士一路隨行之後,陶家小女兒,陶佳小姑娘卻提出了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要求,她對其它人的護送都不放心,卻堅決要求劉堅送他們一家回去。
可當他將求助的目光投向陶夫人的時候,老夫人似乎都沒有拒絕的意思,反而淡淡地說:“這樣也好,劉賢侄也是你爹生前甚為器重的人物,讓他送過去,我們大家都放心。”
劉堅一邊忍受著糜玉蘭暗地裏掐在自己腰間的手指,一邊卻隻有想哭。這老夫人難道不知道自己已經有八位夫人了麼,她就真的願意讓自己的寶貝女兒屈膝人下?劉堅可是知道,這三位兄妹,可都是陶夫人親生的,陶謙並無其它妾室,可既然是親生,她為何會如此不在乎自己的女兒?
甚至,當劉堅將自己的為難告訴糜竺的時候,他都沒有反對的意思,反而鼓勵地說:“這樣也好,這樣多少讓陶大人原先的那些手下人能安心做事。再說了,人家現在還小,等人家三年守孝期滿,不是正好那啥了麼?”
劉堅再次有淚奔的感覺,若是真的那樣,那自己這位大舅哥的親妹子,可又要少了一份了,這當哥的究竟是怎麼想的,這個年代的人的思維,劉堅真的是不明白了。
“既然陶夫人親自開了口,你就辛苦一趟吧,反正來去十幾天也就行了,快去快回即可。這裏的事情,有我盯著,武事方麵有張雄盯著,他也是陶大人之前的老人了,不怕其它人怎麼樣,陳恭雖然是老人,也不得不服張雄的,那位劉皇叔在這裏受了委屈,想必不會甘心,但張雄和胡添都不是省油的燈,他不敢造次的,你快去快回,不會有事的。”
劉堅一想也是,在真實的曆史上,沒有自己的存在,陶家人還不是一樣安然無憂的過去了,倒是自己把自己太當回事了。
典韋帶著五十個精幹將士在前麵開路,緊跟著的兩輛馬車上便是陶家的女著們,陶夫人,陶佳及其陶商等人的家小都在馬車中,再之後便是裝著陶謙的靈柩的馬車,劉堅騎著他的白馬,同另五十名將士在最後押著。
劉堅出行的時候,一直因為陶佳的事和劉堅鬥氣的糜玉蘭也突然出現了,她死活不肯留在自己親大哥的身邊,卻一心要跟著劉堅,說是劉堅一個人出門在外,身邊沒有個照顧的,她不放心。她也不想想,人家陶佳小姑娘一是年紀太小,二來人家還在孝中,自己敢做出點什麼嗎?
可是,當她們半路上遇上一夥亂匪衝上來的時候,立即嚇得花容失色,雖然亂匪很快被典韋帶人殺得落荒而逃,但一看到滿地的血汙,仍是嚇得小姑娘再也不敢跟著了,雖然不情願,仍是毅然的留在了新生鎮。
劉堅囑托周山,一定要將糜玉蘭送回島上後,這才繼續帶著大家往南而行。隻是,停在新生鎮的時候,張雄聽劉堅說起,那些其貌不揚的紅薯,竟然能讓千萬人吃飽,少見的露出了驚異的神色。
雖然路上偶爾會有亂藏出現,不過是看到這隊人馬人數不多,想來擄掠一番罷了,可是一遇上典韋這個人的存在,立即嚇跑了,這一路上總算是波瀾不驚,八天過後,眼看著隊伍已經過了仍沒有成湖的洪澤湖一帶,丹陽縣也是不遠了,劉堅終於緩緩的鬆了口氣。
一路上過來,除了遇到賊匪之外,鮮少遇到路人,但過了洪澤後,路上的行人多了起來,劉堅騎在馬背的時候,甚至還看到有一隊人反複的打量過自己,當時還心虛過。可一想想,自己現在的頭發也算長了起來,還蓄起了胡須,也就淡然起來。
可是,當他們歇息過後,再次啟程的時候,卻聽到一陣蹬蹬的馬蹄聲從身後傳來,劉堅剛想讓到跟邊,卻看著身後的騎士急急的對著自己呼喚道:“主公,請留步,請等等我。”
劉堅納悶的一看周圍,除了自己之外,似乎並無他人,這位初次相見的騎士,怎麼就把自己當作了他的主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