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謙謙君子陶州牧(2 / 2)

眼看糜大小姐來到島上都快一個月了,劉堅一直忙著自己的事情,都沒有時間好好的陪著人家,可是把人家氣得夠嗆。不過,這姑娘氣歸氣,倒沒有一氣之下就走人,隻是偶爾抱怨一下而己。當然,順便也暗暗罵那些蠢笨的木匠鐵匠,劉郎都教了那麼多遍了,怎麼還不會。然後再罵罵那些蠢笨的家丁們,那麼容易的字,怎麼劉郎怎麼教他們都教不會。

又過了快半個月了,當大部分人都能在木板上歪歪扭扭的寫下橫豎撇捺的時候,劉堅總算能鬆口氣了,糜玉蘭總算逮住機會好好的陪著劉郎了。

“劉郎,你說我大哥他跟著陶大人,真的能替我們奔出一條大路。”想了好久,卻不想這姑娘突然崩出這樣一句話來。

“陶大人是個好人,是個仁義的人,大哥跟著他,不會吃虧的。隻是我不知道,陶大人還有多少的日子。要是陶大人還好好的守住彭城,就能給我們就能多掙取一些時間,你知道的,我們現在自己手中的力量還太小了,現在連自保都不如,就更談不上幫助陶大人了。”緩了緩,又探詢的望著糜玉蘭,“我對陶大人的事情,知道得也不多,要不你和我說說?”

“要說我們這個陶大人啊,和你倒是也有些相似的經曆。”小姑娘說著,竟莫名的有些臉紅起來,開始娓娓道來。

如此一來,倒是和劉堅初見糜竺時的情形有些相象,也難怪糜玉蘭姑娘會他們會有相同的經曆了。

雖然甘公的妻子對此十分的不滿,甚至極力阻持,但陶謙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讓甘夫人不得不承認,自己家男人選的這個女婿確實不是等閑之輩。

陶謙先是以弱冠之年考上諸生,在州郡為官,後又興趣為茂才,拜尚書郎,先後出任舒縣令、盧縣令。

黃巾起義時,陶謙時任彭城刺史。188年,青、徐兩州黃巾軍死灰複燃,四處攻掠周邊郡縣,陶謙以彭城刺史身份,一到彭城就任命了亡命東海的泰山人臧霸及其同鄉孫觀等為將。一舉便將黃巾軍擊破,讓飽受黃巾之亂的彭城百姓總算喘過了口氣,陶謙在彭城的人望,越來越深。

公元190年,天下諸侯擁立袁紹為盟主,共同出兵討伐把持朝政的董卓,但陶謙苦於彭城兵微力弱,百姓更需要休養生息,沒有答應出兵聲援,開始為部分諸侯所不滿。

去年,也就是191年,也即劉堅來到這個時代的頭一年,名將朱儁在中牟縣傳信周邊各個州郡,再次興兵討伐董卓,知道自己錯失了一個機會,已經為天下諸侯所不容的陶謙立即不假思索的派出了精兵三千,由於其它各路並未派來人馬,好心辦壞事的陶謙再次為諸侯所忌恨。

192年,也即是劉堅剛剛來到這個時代的那一段時間,王允、呂布擊殺董卓。但董卓的部將大為滿,趁王允、呂布立足未滿,立即反攻攻陷長安,再度把持朝政。陶謙開始嶄露頭角,聯絡各路諸侯,如前揚州刺史周幹、琅玡國相陰德,東海國相劉馗等人,共發檄文討伐李催,迎奉天子,再次在漢室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為了表彰陶謙對朝廷的忠誠,漢獻帝升陶州為彭城牧,陶謙一時如日中天,也正是這個時候,他適時的將自己的好友,在自己的仕途上多次給予自己幫助的糜竺提為別駕。算是徹底的將彭城把在了自己的手中。

無論是糜竺還是糜玉蘭,都覺得現在的日子挺好,隻要他們繼續抱緊陶謙的大腿,他們就能繼續現在安穩的快活日子。可是劉堅從糜玉蘭那天真無憂的神情中,卻感到深深的擔憂。

因為,熟知曆史的他知道,很快就會有禍事要找上陶謙了。以前他還不覺得,如今讓自己明白到陶謙的好日子就要過頭了,他從未有過的覺得緊迫起來。

從內心裏來講,他認為陶謙確實是個謙謙君子,若非如此,就不可能博得彭城數十萬黎民百姓的支持的了。但這個時代是一個容不得君子的時代,更何況是在套路深深的三國時代。

作為一個知情者,他要不要做點什麼,避免那些悲劇發生呢。劉堅一時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