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拿過來看看!”王韶一下子對蕭明這個年輕人產生了興趣,便要再看看他的詩賦。
“這......!”王韶在看到蕭明詩賦的瞬間,簡直是整個人都顫栗了“醉裏挑燈看劍,夢回......
......”。
王韶將答卷放在案上,激動道:“這字裏行間是透露出他想帶兵出征,上慰君王,下安黎庶啊,隻是這後麵那句‘可憐白發生’怎麼感覺不太符合他現在的年紀呢,不像是個十八歲的小生,倒像個五六十歲的老丈,想來也是他一時興起,慷慨激昂的一筆帶過,未曾注意到這些細節罷了,不過此詞確實不錯,就是拿來排進翰林院,那也是名列前茅的名篇佳句,是個人才!”。
還不等王韶高興多久,身後又有一位侍郎開了口:“大人,這個蕭明的《論語》《孟子》竟然隻寫了幾個字,這可比同在一起考試的最差的哪個學生的還要差啊!”。
“胡說!”王韶顯然不相信一個詩賦策論俱佳的學生竟然會在這最基礎最簡單的《論語》《孟子》上隻寫了幾個字。
“大人您自己看呐!其他學生縱然答得不是很好,但是好歹也是寫完了的,這個蕭明隻寫了《論語》中的兩句,《孟子》中更是隻字未寫,實在是不可思議?”侍郎就手中的答卷交給了王韶。
王韶看了一眼,果然如侍郎所說,恐怕這件事情另有隱情,“難道......?”正當王韶陷入沉思,門外卻傳來了急切的腳步聲。
韓東陽看一眼來人,對王韶細聲道:“大人,是吏部的富尚書來了”
吏部和禮部平常時候是不是恁麼往來的,平日裏的工作更是各司其職,沒有什麼交織的地方,也就是在這每年科舉考試的時候兩個部門才會協作在一起。禮部負責總督考試和學生答卷的批改,吏部則根據禮部的提供的中舉名單,量才安排相應的官職。
可是現在答卷上位批改完成,更加沒有登記名單,此時富成過來道讓王韶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富成剛一走到,給在場的各位禮部的大人問候完畢後,就將王韶請到了一邊說話。
“富尚書,您這是......?”王韶不解。
隻見富成神情嚴肅道:“此番前來確實是有要緊的事,不知道王尚書在批閱審查複核答卷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什麼之處?”
“你說......蕭明?”王韶這才想起,富成雖然是吏部的尚書,但是這次卻是作為欽差大臣被聖上派去監考包括綏德在內的西北諸縣的解試,而蕭明又恰好是綏德人氏,剛才見蕭明三場考試的答卷頗有疑點,此刻富成過來應該也是為了這件事。
“不錯,就是蕭明!”富成本來想將事情的始末給王韶講個清楚明白,隻是這其中又牽涉到了自己的同鄉刑部侍郎王一強,若是據實說出,王一強肯定會被罷官回鄉,所以富成隻將蕭明中了他人暗算的事情說給了王韶聽,到沒有具體道出是哪個人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