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留下點什麼(2 / 2)

因為這次子史論和時務的要求都是——軍隊。

軍隊這樣的題目看似簡單,但要是答起來確是萬分凶險。首先“軍隊”這個詞的範圍就使得立意具有很大的發散性,可以是軍隊體製,可以是軍隊流動,也可以是軍隊駐紮,如果還想高大上一點也可以談談大宋軍隊的地方統領製度,隻是此立意雖然可以奪目出彩,但是卻也擔著極大的風險。

宋朝本就是重文抑武的時代,要是一個不小心說到了文武軍權的問題,那可就討不了好處了。好一點兒的結果就是將答題人終生不得錄用,壞一點兒可能就是殺頭的重罪了。

看這其他考生一副輕鬆自在的樣子,蕭明就是到他們中間早有人不加思索的動筆了。其實古往今來很多落第的人不是說他們沒有能力,隻是怪他們過於單純觸碰到了天子的逆鱗,才使得不被朝廷錄取。

這個題目對蕭明來說並不算什麼難事,因為關於軍隊的事情蕭明早在並州鍾諤的校場上就已經提到過了,與其誇誇其談的講些不著邊際實施起來有十分困難的軍製、兵政,還不如說些切實可行的有利於提高軍隊素質以及綜合作戰能力的方法。

蕭明沒有辦法,隻能怪這些題太簡單了,自己就把上次在校場上談到的改良大宋步兵、騎兵、弓兵的方法再在這張紙上書寫一邊便是。

盡管自己已經不可能進入仕途了,但是為了百姓的安居,為了後世的繁榮富強,還是希望這一紙軍種改良的方案能夠落入天子的手中,也不枉自己到這大宋來走了一遭,好歹給世人留下點東西。

隻見蕭明很快的就寫完了一張紙,伸手道:“來人,拿紙來!”

很快有司給蕭明遞了一張紙上去,可是沒過多久蕭明又發聲了:“再拿紙來!”。

“拿紙來!”

“拿紙來......!”不知不覺的,蕭明已經寫完了十張紙了,還在繼續的索要著紙。其他的考生們聽蕭明這一聲聲的呼喊,一個個兒的都跟看電影似的目瞪口呆的看著蕭明一個人的表演。

富成也是納悶兒了,難道說這個蕭明還真就是個天才,才思如此迅捷,竟然不假思索,就像是抄書一樣將心中所想工工整整的寫在了紙上。

整個的解試終於結束了,蕭明丟掉了手中剛才肆意飛舞的狼毫,抵著頭,沒看任何人一眼,沒和任何人說一句話,就這樣形單影隻的走了......

富成和林豐告了別,帶著滿滿幾大箱的答卷和王一強會汴京去了。路上富成沒有和王一強說過一句話,就因為王一強的一己之私,斷送掉了一個滿腹才華的青年俊傑的仕途,這樣的人又怎麼配為君王分憂,替百姓謀福祉呢。道不同不相為謀,富成真的對王一強失望透頂了。

答卷帶回汴京後,便要交給禮部的人負責了,就算是富成有心幫襯蕭明這個奇才,也是無能為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