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生物入侵:向外來殺手亮劍(1)(3 / 3)

(4)外來物種的擴散與暴發。外來物種並非建立了種群,就可以形成入侵物種。入侵物種具有種群密度高、分布範圍廣的特點。外來物種的擴散與暴發與該物種的繁殖能力、擴散的方式和能力、種群參數(如自然死亡率和自然出生率)和人為因素有關。

遭受侵略的森林

在自然界長期的進化過程中,每種生物作為生態係統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在其原產地的自然環境條件中各自都處於食物鏈的相應位置,相互製約,相互協調,將各自的種群限製在一定的棲息環境並維持一定的數量,形成了穩定的生態平衡係統。在外來物種侵入新的區域後,破壞了其與原產地生態環境之間的關係,並與新棲息地的環境和生物建立了新的關係。它們能逃避原產地的捕食和競爭,通過自身生物潛力的發揮建立了新的種群,而且能很快適應新的生境並迅速繁殖,競爭和搶奪其他物種的養分和生存空間,造成其他鄉土物種的減少和滅絕,改變了原有生物地理的分布和自然生態係統的結構與功能,導致原有的生態平衡失調,影響甚至嚴重破壞入侵地區的生物多樣性結構,對當地的生態環境、經濟與人類健康產生危害,給社會經濟帶來不良影響。

1. 對物種多樣性的影響

外來入侵物種往往具有很強的自我繁殖能力,可以通過競爭占據鄉土物種的生態位,大量利用定殖點的土壤、水分、光照和養分資源,通過種群競爭和對本地物種的抑製、排斥,在侵入地形成大麵積單優群落,降低物種多樣性,使依賴於當地多樣物種生存的其他物種沒有適宜的棲息環境而消亡。如原產中美洲的薇甘菊往往成片地覆蓋香蕉、荔枝、龍眼等鄉土物種,致使它們難以正常生長而死亡。

外來入侵物種也可以分泌釋放化學物質,抑製其他物種的生長。如20 世紀四五十年代引入我國的三裂葉豚草可釋放酚酸類、聚乙烯等敏感物質,對禾本科、菊科等一年生草本植物有明顯的抑製、排斥作用。原產巴西大西洋海岸的草莓番石榴的葉子釋放有毒化感物質,對夏威夷本地稀有植物和動物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2. 對遺傳多樣性的影響

外來入侵物種與鄉土種之間的雜交和基因滲入能給鄉土物種帶來破壞性的後果,甚至導致鄉土物種的滅絕,隨著生境片段化,殘存的次生植被常受到入侵種的分割、包圍和滲透,導致鄉土生物種群進一步破碎化,還可以造成一些物種的近親繁殖和遺傳突變。入侵物種與鄉土物種的基因交流可能導致鄉土物種的遺傳侵蝕。如在華北和東北的落葉鬆產區種植日本落葉鬆後就存在相關問題。雜交也是造成外來物種入侵的原因。雜交造成鄉土物種遺傳基因被入侵物種“稀釋”或遺傳同化,並且使鄉土物種可能變得對入侵更加敏感而易於受到進一步的入侵,導致鄉土群落喪失內部遺傳的多樣性。

3. 對生態係統的影響

外來入侵物種常常會對當地生態係統的結構和功能產生影響。大量繁殖的外來物種往往削弱生態係統的功能,使生態係統的生產效率下降,抵抗自然災害和其他幹擾的能力下降,生態環境質量惡化。例如,水葫蘆在河道、湖泊、池塘中的覆蓋率往往可達100%,由於降低了水中的溶解氧,導致許多水生動物死亡。外來入侵物種還能強烈影響土壤的含水量,從而改變群落景觀水平的水分平衡。如引自澳大利亞的桉樹,由於大量吸收水草莓番石榴的葉子有毒也會危害動植物分,造成土壤幹燥,降低土壤肥力。

一些外來入侵物種使得群落的結構,甚至使森林的層片結構受到破壞,降低生態係統的水源涵養和保持水土功能。

4. 對景觀的影響

外來物種入侵還會改變整個景觀的格局,從而降低遊憩場所的質量、美學價值和生態旅遊區的環境質量。外來入侵物種往往通過對景觀的自然性和完整性的破壞,在入侵地形成以外來物種為優勢的單一群落,造成相對均一、單調的景觀,進而對旅遊業帶來損失。例如,水葫蘆在昆明滇池的瘋長蔓延,嚴重影響了滇池的遊憩休閑價值,旅遊娛樂功能也逐漸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