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地球之肺:森林與人類(7)(2 / 2)

神農架不僅是東西南北野生動植物種類的交彙地,而且是華夏民族四大文化種類的交彙地。以神農架為原點,西有秦漢文化,東有楚文化,北有商文化,南有巴蜀文化。

神農架是一處文化窪地,這裏是各種文化溪流的交融之地。這裏既有神秘的自然條件,也有親切的人文背景,在許多不同的因素下共同構成了絢麗多彩的神農架,這裏有雋秀如屏的群峰,茫茫蒼蒼的林海,完好的原始生態係統,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宜人的氣候。獨特的內陸高山文化使神農架成為當今世界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淨土和樂園。

神農架的文化遺存極為豐富,民俗鄉風也十分淳厚質樸。有傳承佛教衣缽的陽日古刹淨蓮寺、九衝佛影天觀廟,有再現南方絲綢之路繁榮的川鄂古鹽道,殘存的木雕、石刻及民間刺繡顯示炎帝後裔五千年的智慧。被稱為漢民族的創世史詩的《黑暗傳》也是在此發現並整理出版的,西方關於中國沒有自己史詩的定論從而被打破。反映秦巴平民喜怒哀樂的百代民風土家婚俗、打喪鼓、山鑼鼓、打火炮等均堪稱中原文化的活化石。

神農架有著十分古老和豐富的民歌演唱形式、音樂色彩和語言藝術。許多民歌珍品成為神農架人文化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曆傳不衰,閃耀著古楚文化的燦爛光輝。薅草歌聲情並茂,明快悠揚;婚禮歌膾炙人口,趣味盎然;喪禮歌音色古樸,粗獷蒼涼;民間小調抒情狀物,盛情真摯。神農架有著古樸的民風和奇特的民俗。在當地居民的大門上,常常會看到一幅木雕臉譜掛在上麵,青麵獠牙、麵目凶惡。他們把這幅木雕臉譜稱為“吞口”。在南部山鄉,熱情的主人往往以酒待客,謂之“喝冷酒”;北部山鄉則有一整套待客的酒規。山民愛抽煙,所以每個人都備有一個長1 米左右的旱煙袋,他們稱之為“煙槍”。山村婦女愛纏頭巾,有時纏在頭上的頭巾多達數十條。

在神農架,無論是其文化生態,還是其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態,都同樣包含著巨大的價值,而且其魅力也是長期恒久的。其獨特的文化個性,豐富的文化底蘊,以及背後蘊含的真正的資源價值,承載著經濟長期穩定發展的可能性,並給予神農架一個真正安寧與幸福的承諾。

神農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之一就有神農架林區的民間文學。珍貴的漢民族神話史詩,優美抒情的民間歌謠,絢麗多彩的傳說故事,構成了神農架民間文學的寶庫,也見證了上個世紀以前的古老文化被封存在神農架的事實。

伯利茲位於中美洲東北部,麵積2.29 平方千米,首都貝爾莫潘。北和西北與墨西哥毗鄰,西和南與危地馬拉接壤,北瀕加勒比海,海岸線長322 千米,沿海有200 多個近海島嶼。伯利茲,法文意為“航標”、“燈塔”,舊稱英屬洪都拉斯。

這個國家的資源全部來源於森林和大海,所以伯利茲兩個主要的經濟來源就是伐木和捕撈。“山中有樹,海裏有魚”這句傳遍歐洲的古老諺語,從1513 年西班牙探險家巴爾沃亞發現瑪雅山脈後,這句諺語就成為加勒比海岸這片古老土地的代名詞,一批批殖民主義冒險家被吸引著來到這裏。

大藍洞是伯利茲海岸附近的一個水下陷洞,其寬度約為305 米,深度約123 米,它是一個石灰岩深洞,形成於冰河時期,是傳說中的地理學奇景。在冰河時期,它是個幹涸的大洞,後來因為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麵升高,就變成了現在的樣子,如今這裏成為了旅遊者的聖地,潛水者的天堂。伯利茲境內多山地、沼澤和熱帶雨林。森林麵積占領土的90%,熱帶雨林特有的濕熱氣候,年平均氣溫25 ~ 27℃,年降水量2000 毫米以上,6 ~ 10 月還常受颶風侵襲,狂風暴雨數日不息,翻江倒海,茂密了這裏的層層雨林,也孕育著人類文明。在雨林的深處、沼澤地的近旁,古老而神秘的瑪雅人創造了同樣神秘的瑪雅文化。和鄰近的危地馬拉、洪都拉斯等美洲諸國一樣,伯利茲境內保存有大約1000 處瑪雅遺跡,其中包括美洲大陸規模最大的拉馬奈遺跡和挖掘最完善的阿爾頓哈遺址。在北部林區和南部山區之間做出選擇,是個痛苦的決定,盡管兩地都有瑪雅文明遺存,但是山地的瑪雅遺跡比如路邦敦則屬於更為古老的洞穴式原始居住地,是瑪雅人在美洲大陸的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