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地球之肺:森林與人類(4)(2 / 3)

2. 形態美

無論是森林中的各種動植物,還是林內的人造物,必然具有某種形態存在,這也是人們能夠感知其存在的首要條件。其形態以及數量、範圍(規模)、層次和某些特征,可以形成不森林裏的花朵同的美感。如山勢起伏蜿蜒,群山獻翠,則產生秀、麗等美感;山環水複,植物蔥鬱,則產生幽、深等美感;平疇無垠,一望千裏,則產生曠、遠等美感;森林生態旅遊景區內的古寺院,建築體量高大,位置適當,再輔以蒼鬆翠柏,在莊嚴、敬畏中又增添了肅穆、景仰之氣氛。

由於多方麵的因素,森林植物往往形成出人意料的造型景觀,如西雙版納的“獨樹成林”、植物的相互纏繞、“生死相許”,阿裏山神木中的“三代木”——樹中生樹、三代同堂等等實為世上罕見。

古往今來,黃山以雄偉秀麗的景色吸引了無數遊客,留下許多美好詩篇,如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讚稱:“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黃山“四絕”中的一絕即奇鬆,黃山鬆形態千變萬化,有獨自成景的迎客鬆、送客鬆、望客鬆,有與怪石相映成景的夢筆生花的古鬆、喜鵲登海的奇鬆、宰相觀棋的“棋盤”鬆,還有象征剛毅勇敢的黑虎鬆、探海鬆和以珍禽異獸命名的鳳凰鬆、麒麟鬆等。

3. 嗅覺和味覺美

森林中清新的空氣、芬芳的鮮花、甘甜的泉水、誘人的野生果實、醉人的花蜜,都刺激著人們的嗅覺和味覺器官,形成一種美感,同時還誘使人們去親自品嚐體驗,且有解渴果腹的實用價值。

4. 聲音美

林內泉水叮咚、溪流潺潺、鶯啼婉轉、蛩蛙和鳴、雨打蕉荷、林海鬆濤、浪濤澎湃、空穀足音、鼓樂鍾鳴,人聲天籟,各有其情;清濁徐疾,自有節奏。節奏感也是很易為人所接受並引起共鳴的一個方麵,聲音美對人的情緒所產生的影響最為顯著。某些景象雖然並無聲音,人們卻感到聲音的存在。某些時候,短暫的寂靜更襯托出聲音的美,即“此時無聲勝有聲”。由此人們才體會到武陵源風景區山的幽雅、水的幽雅、樹的幽雅的“人間仙境”。南朝詩人王籍的名句“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就是用反襯法描寫森林的聲響美,它使人浮想聯翩,美感倍增。

第三節 森林中的美木良才

樹中美人——長白鬆

在一望無際的綠色森林裏,人們時而可以看見雲岫飄忽、江河奔騰、潮汐漲落、鳥翔長空、魚遊淺底、風吹草偃、百獸出沒、雪飄雨降的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美景。九寨溝的瀑布景色奇絕,溝中的陡坎斷崖有許多瀑布,瀑布與海子分布相間,湖泊多以激流瀑布所串聯,有的一排細流沿崖而下,有的是急流直瀉,似白練高懸;有的穿林而出,如脫韁野馬向前急馳;水在林中行,樹在水中長,山、水、樹渾然一體,頗為壯觀。長白鬆屬於常綠喬木。下部樹皮淡黃褐色至暗灰褐色,裂成不規則鱗片,中上部的樹皮淡褐黃色到金黃色,裂成薄鱗片狀脫落;冬芽卵圓形,有樹脂,芽鱗紅褐色;一年生枝淺褐綠色或淡黃褐色,沒有毛,3 年生枝灰褐色。針葉2 針一束,比較粗硬,稍微有些扭曲,微扁,邊緣有細鋸齒,兩麵有氣孔線,4 ~ 8 個樹脂道,邊生,稀1 ~ 2 個中生,基部有宿存的葉鞘。雌球花暗紫紅色,幼果淡褐色,有梗,下垂。球果錐狀卵圓形,成熟的時候為淡褐灰色;鱗盾多少隆起,鱗臍突起,具有短刺;種子長卵圓形或者是倒卵圓形,微扁,灰褐色至灰黑色,種翅有關節。

長白鬆天然分布區域是非常小的,它隻在吉林省安圖縣長白山的北坡上,多在二道白河與三道白河沿岸長白鬆的狹長地段。與此同時,小片的純林以及散生的林木也生長在這裏。由於人類未對其加以保護,所以其被破壞的現象是非常嚴重的,數量也越來越少。長白鬆是歐洲赤鬆分布最東的一個地理變種,隻分布在長白山北坡,對研究鬆屬地理分布以及種的變異與演化有著一定的意義。長白鬆是這個地區針葉樹中比較好的造林樹種,在城市中適合做綠化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