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環境保護領域中,法國有一定的話語權。法國登記在冊的環境保護政黨有綠黨和環保一代兩大流派。左翼當政時,環保組織和政黨往往會經過談判入閣。而右翼則自己推出自己的環保組織入閣。總之在政府內環保組織都會有一定的發言權。而環保組織對水、電的使用特別關注,是節水、節電的主要推動者。法國還出版了一些利用自然能源來節水節能的書籍。通過這些措施,法國人民的節水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這也體現了法國公民的素養。
澳大利亞是一個氣候幹燥,世界上降水量最少的大陸,大部分國土屬於幹旱或半幹旱地帶 ,所以,幾乎整個澳大利亞大陸都經常受到幹旱的威脅。在 2002年,墨爾本經曆嚴重的氣候幹旱,旱災導致環境惡化,沙塵暴及火災頻發,莊稼枯死,牲口數量銳減,各種農牧產品價格上漲,受災麵積非常大。幹旱造成某些行業原料缺乏,開工不足,失業人員增加。但是,多年來,理性的澳大利亞人用智慧不斷地探索節水技術。我國也是世界上的嚴重貧水國,澳大利亞人先進的節水理念與取得的節水成果很值得我們學習。
澳大利亞政府對節約用水有嚴格的法規。政府規定:澆花園、草坪必須使用節水型噴頭,而且在使用噴頭的時候要手持噴頭澆水,不得使用無人看管的噴淋係統,尤其要求居民洗車隻能擦洗,不得噴洗。在這種規定之下,澳大利亞節水效果非常明顯。目前在悉尼、伊拉瓦拉和籃山地區現行的三級限水令規定,該地區的居民不能在白天澆灌草地和花園,一個星期隻可以在周三、周五、周日的上午7點鍾之前或下午 7點鍾之後,手拿軟管給花園澆水,並禁止衝洗地板、牆麵等硬表麵,如果想給容量 1萬升以上的遊泳池充水必須獲得許可。違反者第一次將被口頭警告,第二次會被書麵警告,第三次就會被罰款,視情節輕重,罰款在 200~ 1000澳元之間,折合成人民幣是 1200~ 6000元。另外,澳大利亞政府還規定,悉尼市居民如當場被抓到偷水,將被處以 2200澳元罰款,約 13360元人民幣;如果該案例需送交法庭處理,罰款金額將提高到 50000澳元,約 30萬元人民幣。他們的限水規定相當細致,如要求汽車銷售商每星期衝洗汽車的次數減至 1次,特殊時期還將進一步限製澆花、禁止洗車和遊泳池充水,或根據街號輪番限水等。
安裝循環設備。在堪培拉有一個供孤寡老人居住的小區,由於開發商有很強的水資源循環和環境保護意識,所以,在小區中心安裝了全套水資源循環設備,所有的家庭用水都可以通過分流、過濾和氧化分解等物理和生物處理後,被用作綠化用水,即使要流到河流中,由於其經過處理,水質達標,所以不會產生危害。該小區因此獲得聯合國人居中心 1998年世界人居獎小區。現在該小區已成為堪培拉的十大名勝之一。
推廣節水成果。除了製訂實施有效節水措施外 ,政府也在積極推廣先進節水科技成果。如在政府資助下,科學研究機構培育出了一種新的優質小麥 ,這種小麥不僅可以在幹旱地區種植,而且還很高產;澳大利亞聯邦科學和工業研究組織開發出了一種被稱作“部分根區保持幹燥”的新型灌溉技術用於葡萄藤和其他作物可節約一半的水;從 1993年開始,政府規定 ,市場不允許出售大容量衛生間抽水馬桶水箱,所有新建民用住宅抽水馬桶的水箱一律采用小水箱,而且水箱的按鈕都是一分為二設計,一鍵半量排放,供衝刷小便使用;一鍵全量排放,供衝刷大便使用。在這個過程中,實現了節水目標。
扶持節水農業。在澳大利亞,水資源的所有者為政府,如果農民想要用水灌溉田地,則需要向供水站申請購買水。這種政策使得所有農民都節約用水 ,提高了水的利用率。為了使農業可持續發展,聯邦政府對發展旱作及節水農業給予一定的扶持。例如 :對土地整治計劃進行 10%左右的補貼,在政府資金的引導下 ,農場主集中聯片 ,對轄區的土地進行改良,推行輪作製 ,種水稻一年一季 ,兩年輪作 ,改種小麥、大麥或牧草等 ,不僅達到了節約用水的目的,而且還改善了土壤結構;對采取溝灌、滴灌、滲灌等技術措施的進行補貼 ,這樣也可以減少水資源浪費;對推廣測量土壤水分技術,購買土壤水分檢測儀 ,做到適時灌水的進行補貼;對采用循環用水辦法,使滲漏的水通過排水渠流入集水池,再循環利用的進行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