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新加坡
“口香糖在家偷著用”。早在1992年,新加坡政府就頒布了進口及銷售口香糖的禁令,因為有一些缺乏公德意識的人總是四處亂吐口香糖殘渣。為了維護新加坡花園城市的清潔,政府規定,除遊客帶一些供自己食用以外,走私口香糖的人將被處以1年的監禁和最高達1萬美元的罰款。至今,這項法令實施已逾16年,新加坡人早已習慣了沒有口香糖的生活。街上大大小小的商店裏根本見不到口香糖,公共場所基本上看不到口香糖的殘渣。隻是在節假日,新加坡人偶爾會去鄰近的馬來西亞購買一些口香糖,回家後“偷偷”食用。
6.加拿大
棺木也環保。已經連續三次被聯合國評為世界上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國家之一,地大物博,人口稀少,自然環境優越。取得這樣的成就,是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結果:既包括公眾的高度認識與廣泛參與,也包括政府切實可行的環境保護政策。現在,加拿大人不再喜歡用傳統土葬和火葬方式了。傳統棺材使用金屬鎖扣,內部裝精致紡織品,棺材內外的漆一層又一層,這些物質被土地吸收後,會流入地下水造成汙染。而火葬也極為浪費燃料能源。因此,環保棺木應運而生。它用堅果油或蜂蠟代替油漆,使用木質鎖扣,內部用棉織物裝潢。幾十年後,這些材質可完全被土地吸收而無任何汙染問題。
7.澳大利亞
啟動一個發展清潔煤技術的重大計劃。該計劃將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麵發揮重要作用,顯示澳大利亞作為全球最大的煤出口國將正視自己的責任。澳總理介紹由政府出資7000萬美元創立的該機構將開發捕獲煤排放和安全貯存技術。他表示:“雖然碳捕獲和貯存不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唯一解決途徑,但它是全球向低碳經濟轉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該轉變和18世紀的工業革命和現代的信息革命一樣意義重大。”該計劃的目標是到2020年在全球發展20個有商業價值的碳捕獲和貯存工廠。他還指出發展此類技術是必要的,因為煤仍將是全球未來許多年的主要能源來源。計劃提議7個月來,已有85個國家、企業和研究機構簽署加入該研究所。
五、中國的環保政策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加強環境保護已經成為基本國策,社會各界的環保意識普遍提高。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後,中國組織製定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並綜合運用法律、經濟等手段全麵加強環境保護,取得了積極進展。中國的能源政策也把減少和有效治理能源開發利用過程中引起的環境破壞、環境汙染作為其主要內容。過去的大部分時期,采取的是“先發展,後治理”的戰略。毫無疑問,這一戰略在帶來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的同時,也造成了對環境的破壞。因此,中國政府對新時期環境保護工作思路做了重大調整,提出要實現環保工作的“三個曆史性轉變”,即從重經濟增長輕環境保護轉變為保護環境與經濟增長並重,從環境保護滯後於經濟發展轉變為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同步,從主要用行政辦法保護環境轉變為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和必要的行政辦法解決環境問題。中國政府注重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製定和實施了一係列產業政策和專項規劃,將降低資源和能源消耗作為產業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努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經濟發展方式。
2008年年初,中國環保總局公開表示要建立一套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環境政策,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的要求,運用價格、稅收、財政、信貸、收費、保險等經濟手段,調節或影響市場主體的行為,以實現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政策手段。它以內化環境行為的外部性為原則,對各類市場主體進行基於環境資源利益的調整,從而建立保護和可持續利用資源環境的激勵和約束機製。與傳統行政手段的“外部約束”相比,環境經濟政策是一種“內在約束”力量,具有促進環保技術創新、增強市場競爭力、降低環境治理成本與行政監控成本等優點。
據了解,我國準備構建的“環境經濟政策”體係,包括環境稅、環境收費、綠色資本市場、生態補償、排汙權交易、綠色貿易、綠色保險等7個方麵內容。
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會長潘嶽說,這7項政策,在國內外學術界、各相關部門都已經反複探討過,不是什麼新東西,但是在我國政策實踐中卻遲遲沒有推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涉及各個部門、各個行業和各個地區之間的權能和利益調整。他表示,現在是我們超越部門利益、地區利益和行業利益的時候了,任何一個宏觀經濟部門和擁有環保權能的專業部門願意來主導推行環境經濟政策,環保總局都會大力配合,甘做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