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隻不過是這個太平洋島國不得不麵對的災難的開始。自本世紀海平麵上升以來,圖瓦盧的生存便受到了極大的威脅。數年前,該國前總理佩魯曾聲稱圖瓦盧最終將永遠被汪洋吞噬。他在當時已開始呼籲圖瓦盧人另覓容身之所。當時他說,這樣的情況是“最壞的打算”。但沒有想到,此話餘音未了,圖瓦盧人民已不得不準備他們的搬家行李了,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環境難民”。
事實上,圖瓦盧政府早在今年7月便向全世界發出了“SOS”緊急求救信號:他們國家麵臨滅頂之災,哪個國家願意伸出手來,拉圖瓦盧人民上岸!
4.沒頂之災有罪魁禍首
在過去的一百年裏,全世界海平麵一共上升了18厘米。目前全球科研機構都認為,地球已進入了海平麵“加倍上升期”。導致海平麵上升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地質原因,另一個是氣候原因。近百年來,氣候因素成為了造成海平麵上升的最主要原因。而氣候的變化主要是要歸結於人類社會工業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而造成的溫室效應。
發達工業化國家對這一問題更是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比如,據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大氣研究所提供的報告,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已成為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5個國家之一。《澳大利亞人報》上曾經刊發了這樣一幅漫畫:幾個島國的領導人圍坐一圈,頭上是滾滾而來的海水,他們都緊張地抬頭看著。而澳大利亞霍華德總理則在一旁大吼:“憑什麼讓我們減少排氣?”作為世界頭號工業國的美國更是拒絕在全球控製廢氣排放量的《京都議定書》上簽字。
密克羅尼西亞總統法爾卡姆在論壇上曾演講:“在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僅僅認為全球變暖對美國的安全來說是個‘挑戰’。他說:‘美國並沒有變小。’可是,在這裏,我必須向全世界指出,全球變暖絕不僅僅是一個‘挑戰’,它是一個‘末日威脅’!而且這個威脅絕不是我們太平洋島國製造的!必須認識到,島國要求對氣候變化采取措施,絕不是隻為自己考慮。島國數千年文化的失落是可以被這個世界容忍的;成千上萬的島國人民被迫背井離鄉,也是可以容忍的。但從長遠看,這個世界的其他地方也會麵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災難性後果。當然,發達國家不采取具體可行的措施,我向全世界發出的這個警告將毫無意義。”
5.誰將成為下一個
據悉,基裏巴斯、庫克群島、瑙魯和西薩摩亞等低地島國也麵臨著同圖瓦盧一樣的威脅。這些由珊瑚礁形成的海島普遍地勢極低。當地居民都能親身感受到海水的滋漫上侵已逼近家園。
在斐濟維提島,海邊水極淺,捕魚人走出數百米遠還深不及腰。原來這些淺海水區過去都是陸地的一部分。有預測說,未來40年之內8萬多基裏巴斯居民將麵臨喪失家園的厄運。而在馬紹爾群島的一些地段,上侵的海水已將那些原本長在岸邊的椰子樹下的土壤掏空,樹幹抱著那幾乎已全裸的球形根部站在海水裏搖搖欲墜。
2001年8月17日,在“小島國峰會”上,其主席、瑙魯總統勒內·哈裏斯表示,6個小島國的領導人想“組團”去聯合國總部,向人們表達這樣的信息:全球氣候變暖使海平麵上升,使處在茫茫大洋之中的小島國深受其害。哈裏斯說:“我們想讓布什總統和其他人知道,海平麵上升的後果十分嚴重,這絕對值得國際社會采取措施進行補救。如果到現在還不重視這個問題,大洋之中地勢較低的島國將麵臨滅頂之災。”麵對著大國對他們國土安危的漠視,他們除了表示憤怒,別無他法。基裏巴斯總統塞布羅羅·斯托近乎絕望地說:“作為基督徒,我隻好將這一切交付到上帝的手裏了。因為我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事態發展,卻無法造出一艘諾亞方舟來。”
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副研究員孫暉明說:“這些小島國由於國家過小,在國際舞台上不會有什麼大的影響力,即使圖瓦盧整個國家土地的消失也不會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但這件事必然會造成其周邊島國的恐慌,因此它們會更加聯合起來,要國際社會關注它們,幫助它們。”
如果形勢得不到改觀,圖瓦盧注定會成為第一個因海平麵上升被迫撤離家園的國家,然而,更加不幸的是,它絕對不會是最後一個。那麼,下一個會輪到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