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蝗蟲中的“異類”——意大利蝗(1 / 2)

它們是一類比較特殊的蝗蟲,雌性蝗蟲的個頭一般會比雄性蝗蟲大,而且雌性蝗蟲還會有比較特殊的愛好,聚在一起進行產卵。它們一般不會成為農作物的敵人,但在食物稀缺的時候,就不得不造孽了。它們是誰?它們就是蝗蟲中的“異類”—意大利蝗蟲。

明星名片:

意大利蝗的前胸背板有較低的中隆線,側隆線也很明顯,兩條線幾乎平行,還有3條比較明顯的橫溝。前胸腹板在兩前足基部之間的前胸、腹比較板突,近乎圓柱狀。

意大利蝗的成蟲體型比較粗短。除了一般特征更加明顯外,後足的腿節比幼蟲使其更加粗短,上隆線還長有細齒,後足腿節內側呈玫瑰色或紅色,常常還會發現2條不完全的黑色橫紋,該橫紋不能到達後足腿節內側的底緣處,而且後足腔節的上側和內側也都會變成紅色。前翅、後翅都很發達,前翅的長度明顯超過後足腿節的頂端,此時後翅基部的顏色也變為了玫瑰色。

雄性意大利蝗的尾須部比較狹長,略微有向內彎曲的趨勢,頂端被分成了上下2枝,上枝一般會比下枝長一些,下枝的頂端長有明顯尖銳的下小齒。雌雄的體長會有一定差異:雄性的蝗蟲體長一般在14.5~23.4毫米之間,雌性的長約度為24.~41.1毫米;前翅的長度也是不一樣的:雄性的前翅長度一般能夠達到11.3~18.3毫米,雌性前翅的長度在22.3~31.6毫米。

雌雄意大利蝗的分齡期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熊雄性意大利蝗分為5個齡期,雌性的分為6個齡期。

1齡:頭部和整體的軀幹呈黑褐色或者黑色,後足的腿節和脛節處也都呈褐色或黑色;但是它們的前胸側板後長有的下角以及後緣、下唇處長有的須、體軀的下部和前足、中足都是白色或者淺肉色,後足的腿節基部也呈現出淡淡的白色,並在它的外側不還長有2條白色或淡色的帶斑。後足脛節近基部的位置通常會有一個白色環紋。這個時候的翅芽還不是很明顯。觸角一般會有13節,端部呈灰色。體長在5~6毫米之間,後足的腿節長度一般在2.5~3毫米。

2齡:這個時期的蝗蟲體色還沒有多大變化,跟1齡時期差不太多,但也有的會增加一些灰褐色。前胸背板處的側隆線比較明顯。前胸側板處常常會出現一些灰色包圍的暗斑。前胸的腹板長有圓錐形的突起。前後翅芽也變得十分明顯了。這個時候的蝗蟲的翅尖朝下,翅脈的痕跡也突顯了出來。觸角也會有一定變化:雄性觸角一般為16節、雌性的一般長有17節。體長也都變長了,一般在6~7毫米之間,後足腿節的長度在3.8~5.5毫米。

3齡:這個時期的蝗蟲體色一般為灰褐色或黃褐色。前胸側板處一般長有比較明顯的灰色包圍的暗斑。前胸的腹板處的錐形突起也變得比較明顯。前翅的芽還是比較小的,後翅的芽長得比較大,一般會長成半圓形,此時它們的翅尖開始指向後下方。觸角的節也越來越多,雄性長到了18~20節,雌性長到了20~22節之間。這個時期,雌雄的體長已將有了一定的變化:雄性體長在11~13毫米之間,雌性為12~16毫米。後腿的節長也有了分歧:雄性在5~6.5毫米之間,雌性為6~8毫米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