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婦言是用,昏棄厥肆祀,弗答;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是以為大夫卿士,俾暴虐於百姓,以奸宄於商邑。今予發,惟恭行天之罰!
——姬發《牧誓》
十二月二十四日,據說今夜就是傳說中的聖子基督降生的夜晚。
向著夕陽的餘暉撇去最後一眼,那緩緩沒入水平線以下的殘陽應該滿是歡喜地將天空的主導權讓給月亮與那漫天星辰。說起來,在今天,幾乎是所有人都期盼著太陽早一點落山,期待著聖誕夜的來臨。
作為一座國際大都市,立新市擁有近40%的西方國家僑居居民,隨著最近十幾年的東西方文化交融,這座城市的居民已經逐漸習慣了東西方文化並存的狀態,因此,這聖誕夜全市放假歡度“新年”的習俗也成為了慣例,寫進了立新市的《假日法》中。
街頭上,行人們歡聲笑語,年輕男女紛紛牽手逛街,共享這甜蜜熱鬧的氣氛。而那些拖家帶口,幾世同堂的家庭也有不少選擇在今夜外出聚餐。當然,更多的外國家庭在自己的家中早已經備好了大餐,在溫馨的氛圍裏,一家人和樂融融。
這樣的世界,看起來無比溫暖,無比和諧,所有人都能夠幸福地生活,不是麼?
天空中,紛紛揚揚飛舞著的是冰涼冰涼的雪花。和想象中的六角形雪花不同,現實中的雪就是水汽凝結成的冰晶,聚集得多了,便成了白色的看著有些絨絨的小團。
六角形的雪花,是放大後才能見的,雪的真容。
段暮時默默地坐在天橋底下,他身上的衣服還是夏裝,在這飄雪的天氣裏,刮來的風在感覺上也多了幾分寒意。
段暮時使勁搓了搓手,縮起脖子,隻求能夠稍微暖和一些,不過他的襯衫可沒有阻擋寒風的高領,隻要有風吹過,時不時地就會有雪花落入到他的衣服內,雪融成水,那種冰涼感狠狠刺激著他的肌膚。
在這個時候,段暮時不禁想到了小時候聽過的一個故事,好像是……賣火柴的小女孩吧?話說回來,那個小女孩似乎也是在聖誕夜又冷又餓,最後凍死了吧?
(我該不會也是那個倒黴下場吧?不不!我好歹也是個大男人,稍微凍一個晚上應該還是能行的,這又不是什麼冰雪極地。)
段暮時打了個寒顫,他又使勁搓了搓手,不想忘記那種溫暖的感覺。
(這個時候,家裏會是什麼樣呢?唔……我們村都沒聽說過西方的節日,所以,應該還是和往常一樣吧……)
因為知道今天應該是家庭團聚的日子,段暮時自然而地回想起遠在故鄉的家人,想著想著,他不禁有些傷感。
……
段暮時是一個天生有缺陷的人,他沒有表情,無法言語,空有和普通人一樣的情感,卻無法準確地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他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他的家在十分偏遠的山村。村裏是最近才通了電,用水還是使用井水,村裏的眾多居民過著傳統甚至可以說宛如古代的生活,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為村裏也沒有像樣的公路,與外界的交流極少,甚至可以說村子信息閉塞。
然而,畢竟村子與外界的聯係沒有斷絕,二十多年前,村裏來了一位名叫嶽陽的“教師”,他無償開設了小學課堂,教村裏的年輕人讀書識字,順便還向他們講述了外界許許多多的事。可以說,是他把村子與外界的聯係再一次擴大的。那些接受了教育的年輕人在長大之後都選擇裏離開村子,來外界闖蕩。那些外出闖蕩的年輕人現在也成了中年人,他們都在一些領域取得了小小的成功,成為了一方富豪。成功之後,他們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家鄉,他們選擇接村裏的人到大城市裏居住。雖然有許多村民都選擇了出村,但是,村裏仍有一些“老”人不願意離開這片生養他們的土地。
段暮時的父親就屬於不願意離開的那部分人。他在村子娶妻生子,平淡地生活。對此,段暮時很是不滿。他認為,父親的堅守僅僅是因為父親那無可救藥的“過度自尊”。因為他的父親也是當年那群外出闖蕩的年輕人之一,可是闖蕩最後的結果是,其他人都成功發跡,給村子帶來了不少的好處,隻有父親一事無成地回到村子,除了臉上多了幾分滄桑,和離開村子前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原本,段暮時是有機會在那些親切的叔叔伯伯的資助下到城市裏讀書上學,過上一般城市少年該有的生活的,可是父親執拗地拒絕了他們的好意,強行讓段暮時留在村子。
為了維護他那無聊的“自尊”,段暮時成為了村裏唯一的小孩。那一年,段暮時僅僅六歲,他第一次在心中有了些許負麵的情感。他知道,這是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