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有著很強的自主意識,比喜歡和其它的鳥類一起混居。它們喜歡集體活動,有著高亢的叫聲。哺育寶寶的時候,它們分工合作,配合得天衣無縫,共同帶領著自己的孩子去尋找食物,一副其樂融融的景象。它們是誰?它們就是冷水性的海洋鳥——黑雁。
明星名片:
黑雁身體長約60厘米左右,翅膀展開的長度有110~120厘米,體重達到1100~1700克,一般可以活13年左右,整體顏色為深灰色。它的嘴巴和腳都是黑色的,而在尾巴下麵的羽毛則是為白色。頸部的兩側還有很有特色的白色圖紋,有的時候還它頸部的前方形成半領。胸部的側麵幾乎都是白色紋。小黑雁的頸部並沒有白斑,但是翅膀上有很多的白色橫紋。
黑雁是鴨科黑雁屬的一類,體型中等,是具有代表性的冷水性海洋鳥,能夠抵抗嚴寒,喜歡將自己的巢穴搭在海灣、海港和一些河口等地方。很少和其它的種類混居。黑雁一般情況下都是靠近水麵飛翔,在漲潮的時候則棲息在沿海的港灣。主要以岸邊的青草或者是水生植物的莖、嫩芽、葉等為食,有些時候也會食用一些植物的根和植物的種子。到了冬天,黑雁還會去吃一些農作物的幼苗,如麥苗等。
黑雁主要分布在北美地區,包括加拿大、美國、密克隆群島、聖皮埃爾、百慕大群島和格陵蘭及墨西哥境內北美與中美洲之間的過渡地帶。黑雁也屬於一種遷徙的鳥,在遷徙的時候經常是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大群,白天時便一起在空中飛翔,到了晚上則是在一些湖泊等水域地帶停下來休息和覓食,經常會發出鳴叫聲,音高變得極其的嘈雜。
黑雁比較擅長遊泳和潛水,速度也是特別的快。當它從水麵上飛過的同時,還會不停地發出鳴叫聲。一旦到了晚上,則是停留在水麵上、岸邊的淺水處或者是水邊的沙灘上。每天天剛亮,一群黑雁便作伴去附近的草原上尋覓食物,而到了中午的時候,又一起飛回到水邊休息,到了晚上也會在覓食的地方棲息。每當天氣比較惡劣的時候,尤其是在暴風雨的天氣中,它們也會選擇在附近的蘆葦叢中暫停。
每年的六月份是黑雁的繁殖季節。這個時候,它們便前往北美洲和西伯利亞極地的苔原地帶,這是它們的繁殖地。黑雁在6月中旬的時候開始產卵,這個季節,繁殖地的冰雪開始融化,而植物也已經開始萌芽。
黑雁的巢穴都是由幹草搭建的,窩的底部鋪了一層絨羽,有很好的保暖作用。黑雁一窩基本上可以產3~5枚的鳥蛋,卵的顏色一般主要是橄欖綠色和淡黃白色,孵卵的過程中隻有雌黑雁自己獨立承擔,而雄雁則是在此期間擔任起警衛的角色,在巢穴附近查探天敵。每當雌雁要離開巢穴外出覓食的時候,它便會用巢邊的一些絨羽和草將自己的卵埋起來。當天敵前來偷襲的時候,親雁便會高聲鳴叫,叫聲中表現出了它的焦慮不安,與此同時,它還會擺出一副很凶猛的樣子,想要以此嚇退天敵,有些時候,還甚至做好了萬全的準備,表示出自己決戰到底的信心。黑雁的孵化期一般為24~26天。剛出生的小雛雁孵背上就已經長有羽毛了,是一種早成雁。小雛雁出生之後,雄黑雁和雌黑雁一起撫育和保衛著自己的小寶寶,和雌黑雁一同將自己的小寶寶帶到植物茂密的地方去尋找食物,每當到了7月末到8月初的時候,早成雁便開始了第一次的換羽,換羽的時間一般是15~20天左右。小雛燕要2~3年之後就可以自己組建家庭,哺育自己的小寶寶了。
到了2009年的時候,黑雁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國際鳥類紅皮書。同時還被列入了2000年8月1日國家林業局頒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