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描述漲潮時是“白浪茫茫與海連”,落潮時則是“遂令東海變桑田”。
潮漲潮落現象是一種自然現象,世界上大多數地方每天海水都有兩次漲落,白天海水上漲叫做“潮”,晚上海水上漲叫做“汐”。人們把海水這種周期性的漲落現象叫“潮汐”。世界上潮汐漲落幅度最大的是加拿大的芬地灣,潮差可達19.6米。
為什麼海洋上會出現潮汐呢?這主要與月球的引潮力有關,同時也與地球本身的運動有關。
潮汐在一日內有兩漲兩落的周期性規律,這是因為地球每天自轉一周,地球上各個地方,一天內有一次向著月亮,一次背著月亮。地球對著月球的一麵,由於距月球較近,所受的引力大於平均引力,海水有奔向月球的趨勢,所以必然隆起,產生潮汐。而地球背著月球的一麵,所受的引力小於月球對地球的平均引力,所受的慣性離心力大於所受的月球引力,海水有背離月球的趨勢,所以海水朝著背向月球的方向隆起,形成漲潮。
那麼,潮汐在一個月內又是如何變化的呢?
每當半月的時候,月球位於地球和太陽之間,即太陽和月球位於地球的同一側,日月引力疊加,引潮力大,太陽潮和月亮潮同時發生,形成大潮。每當滿月的時候,太陽和月亮分別位於地球兩邊,太陽潮和月亮潮分別發生,也形成大潮,因此有“初一、十五漲大潮”之說。當上弦月和下弦月的時候,月亮對地球的引力和太陽對地球的引力相互垂直,兩種引潮力相互抵消,形成小潮。
錢塘潮
我國杭州灣的錢塘潮,是世界上著名的高潮之一,潮差達8.9米,特別是秋季,錢塘潮最為壯觀,所以農曆八月中秋前後是觀賞錢塘大潮的最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