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一塊著名的海域,叫珊瑚海。珊瑚海位於澳大利亞布裏斯班城北部,它是一個典型的熱帶海,平均水溫23℃~28℃,且海水潔淨,含鹽度低,十分有利於珊瑚蟲生長,所以該海域內布滿了無數珊瑚島礁,有的露出海麵,有的未露出海麵,故叫珊瑚海。
在熱帶海洋中,你經常可以看到一塊塊巨大的珊瑚礁石或珊瑚構成的島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海岸外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最變化多端和最美麗的珊瑚礁,也是最年輕的珊瑚礁之一(僅50萬年的曆史)。它從布裏斯班以北到巴布亞灣延伸2040千米,最寬處有240千米,總麵積達20.7萬平方千米,形成了一座天然屏障。
大堡礁
大堡礁是誰營造的呢?它是由一種微小的腔腸動物——珊瑚蟲建造的。珊瑚蟲對生活環境十分挑剔:海水必須溫暖(至少22℃);海水應湍動,使其帶有氣泡;海水要潔淨,因為汙泥會阻塞珊瑚的消化係統,另外,它們還需要海水有適宜的鹽度。它們一般生活在海底的石灰岩上,以吃海藻等植物為生,吃完以後分泌出石灰質。當珊瑚蟲死後,它的子子孫孫便在其祖先的“遺骨”上繁殖,它們生長、繁殖很快,日積月累,珊瑚群體逐漸在海島或海邊堆積,於是形成了一塊塊礁石或一座座島嶼。大堡礁最古老的部分已有3000多年的曆史,珊瑚群體厚度達200多米。
構成大堡礁的珊瑚五顏六色,據不完全統計,其顏色多達350多種。而且這些珊瑚叢的造型也形狀各異,有的像盛開的紅梅,有的像繁茂的綠樹,有的像孔雀開屏……
受到威脅的大堡礁
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大堡礁受到以珊瑚蟲為食物的棘冠海星大量生長的威脅,礁體遭到破壞。現在自然科學家已把這個問題置於控製之下,但是大堡礁的恢複還需要時間。1979年澳大利亞政府建立了占地34.87萬平方千米的海洋公園,保護大堡礁免受遊客破壞。